孙子注 - (TXT全文下载)

,皆迎刃自解。则其义也。〕
  〈势篇〉
  〔李筌曰:陈以形成,如决建瓴之势,故以是篇次之。〕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术是也。
  〔李筌曰:善用兵者,将鸣一金,举一旌,而三军尽应;号令既定,如寡焉。〕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奇正是也。
  〔李筌曰:当敌为正,傍出为奇。将三军无奇兵,未可与人争利。汉吴王濞拥兵入大梁,吴将田伯禄说吴王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准而上,收准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不从。遂为周亚夫所败。此则有正无奇。〕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实虚是也。
  〔李筌曰:碬实卵虚,以实击虚,其势易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李筌曰:战无其诈,难以胜敌。〕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
  〔李筌曰:动静也。〕
  无竭如河海。
  〔李筌曰:通流不绝。〕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李筌曰:奇变日月四时,亏盈寒暑不停。〕
  声不过五,
  〔李筌曰:宫、商、角、征、羽也。〕
  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李筌曰:变入八音,奏乐之曲,不可尽听。〕
  色不过五,
  〔李筌曰:青、黄、赤、白、黑也。〕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
  〔李筌曰:酸、辛、咸、甘、苦也。〕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李筌曰:五味之变,庖宰鼎饪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李筌曰:邀截掩袭,万途之势,不可穷尽也。〕
  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李筌曰:奇正相依而生,如环团圆,不可穷端倪也。〕
  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于毁折者,节也。
  〔李筌曰:柔势可以转刚,况于兵者乎?弹射之所以中飞鸟者,善于疾而有节制。〕
  故善战者,其势险,
  〔李筌曰:险,犹疾也。〕
  其节短:
  〔李筌曰:短,近也。〕
  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
  〔李筌曰:弩不疾则不远,矢不近则不中。势尚疾,节务速。〕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李筌曰:纷纭而斗,示如可乱;建旌有部,鸣金有节,是以不可乱也。浑沌,合杂也;形圆,无向背也;示敌可败而不可败者,号令齐整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李筌曰:恃治之整,不抚其下而多怨,其乱必生。秦并天下,销兵焚书,以列国为郡县,而秦自称始皇,都关中,以为至万代有之。至胡亥矜骄,陈胜、吴广乘弊而起,所谓乱生于治也。以勇陵人,为敌所败。秦王苻坚鼓行伐晋,勇也;及其败,闻风声鹤唳,以为晋军,是其怯也,所谓怯生于勇也。吴王夫差兵无敌于天下,陵齐于黄池,陵越于会稽,是其疆也;为越所败,城门不守,兵围王宫,杀夫差而并其国,所谓弱生于强也。〕
  治乱,术也;
  〔李筌曰:历数也。百六之灾,阴阳之数,不由人兴,时所会也。〕
  勇怯,势也;
  〔李筌曰:夫兵得其势,则怯者勇;失其势,则勇者怯。兵法无定,惟因势而成也。〕
  强弱,形也。
  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李筌曰:善诱敌者,军或强,能进退其敌也。晋人伐齐,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舆曳柴从之。齐人登山而望晋师,见旌旗扬尘,谓其众而夜遁。则晋弱齐为强也。齐伐魏,将田忌用孙膑谋,减灶而趋大梁。魏将庞涓逐之,曰:『齐虏(鲁)何其怯也!入吾境亡者半矣。』及马,为齐人所败,杀庞涓,虏魏太子而旋。形以弱,而敌从之也。〕
  予之,敌必取之。
  以此动之,以卒待之。
  〔李筌曰:后汉大司马邓禹之攻赤眉也,赤眉佯北,弃辎重而遁;车皆载土,覆之以豆。禹军乏食,竞趋之,不为行列。赤眉伏兵奄至击之,禹大败。则其义也。〕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弗责于民,故能释民而任势。
  〔李筌曰:得势而战,人怯者能勇,故能择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战,谨慎者可守,智者可说,无弃物也。〕
  任势者,其战民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李筌曰:任势御众,当如此也。〕
  故善战者战民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势也。
  〔李筌曰:蒯通以为阪上走丸,言其易也。〕
  〈实虚篇〉

  〔李筌曰: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故次其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
  〔李筌曰:力有余也。〕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李筌曰:力不足也。《太一遁甲》云:『彼来攻我,则我为主,彼为客。主易客难也。
  』是太一遁甲言其定计之义。故知劳佚事不同,先后势异。〕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筌曰:故能致人之劳,不致人之佚也。〕
  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
  〔李筌曰:以利诱之,敌则自远而至也。赵将李牧诱匈奴,则其义也。〕
  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
  〔李筌曰:害其所急,彼必释我而自固也。魏人寇赵邯郸,先师于齐。齐将田忌欲救赵,孙膑曰:『夫解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解尔。今二国相持,轻锐竭于外,疲老殆于内,我袭其虚,彼必解围而奔命,所谓一举存赵而弊魏也。』后魏果释赵而奔大梁,遭齐人于马陵,魏师败绩。〕
  故敌佚能劳之,
  〔李筌曰:攻其不意,使敌疲于奔命。〕
  饱能饥之者,
  〔李筌曰:焚其积聚,芟其禾苗,绝其粮道。〕
  (安能动之)
  〔李筌曰:出其所必趜,击其所不意,攻其所必(不)爱,使不得不救也。〕
   出于其所必趋也;
  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李筌曰:出敌无备,从孤击虚,何人之有!〕
  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
  〔李筌曰:无虞易取。〕
  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
  〔李筌曰:善攻者,器械多也;东魏高欢攻邺是也。善守,谨备也;周韦孝宽守晋州是也。〕
  微乎微乎,故能隐于常形;神乎神乎,故能为敌司命。
  〔李筌曰:言二遁用兵之奇正,攻守微妙,不可形于言说也。微妙神乎,敌之死生,悬形于我,故曰司命。〕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而不可及也。
  〔李筌曰:进者袭空虚懈怠;退者必辎重在先,行远而大军始退,是以不可追。后赵王石勒兵在葛陂,苦雨,欲班师于邺,惧晋人蹑其后。用张宾计,令辎重先行,远而不可及也。此筌以速字为远者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李筌曰: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
  〔李筌曰:拒境自守也。若入敌境,则用天一遁甲真入闭六戊之法,以刀画地为营也。〕
  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李筌曰:乖,异也。设奇异而疑之,是以敌不可得与我战。汉上谷太守李广纵马御鞍(安),疑也。〕
  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一也。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
  备前者后寡,备后者前寡;备左者右寡,备右者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李筌曰:陈兵之地,不可令敌人知之;彼疑,则谓众离而备我也。〕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
  〔李筌曰:知战之地,则舟车步骑之所便也。魏武以北土未案,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强,是以有黄盖之败。吴王濞驱吴楚之众,奔驰于梁郑之间,此不知战地日者。故《太一遁甲》曰:『计法三门五将,主客成败则可知也。于是千里会战而胜。』〕
  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李筌曰:越,过也。不知战地及战日,兵虽过人,安能知其胜败乎?〕
  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无斗也。故积之而知动静之理,
  〔李筌曰:用兵者取胜之兵法可制。《太一遁甲》五将之计,以定关格掩迫之数,得失可知也。〕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李筌曰:候望云气、风鸟、人情,则动静可知也。王莽时,王寻征昆阳,有云气如坏山,当营而坠,去地数丈,而光武知其必败。梁王僧辩营上有如堤之气,侯景知其必胜。风鸟,贪豺(豺)之类也。此筌以作字为候字者也。〕
  计之而知得失之策,
  〔李筌曰:夫破陈奇,或偃旗鼓,形之以弱敌;或虚列灶火旛帜;形之以强。投之以死,致之以生,是以死生因地而成。韩信下井陉,刘裕过大岘,则其义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李筌曰:角,量也。量其力精勇,则虚实可知也。〕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
  〔李筌曰:形敌之妙,入于无形,间不可窥,智不可谋,是谓形也。〕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李筌曰:错,置也。设形险之势,因士卒之勇,而取胜焉。军事尚密,非众人之所知也。〕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李筌曰:战胜,人知之;制胜之法幽密,人莫知。〕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李筌曰:不复前谋以取胜,随宜制变。〕
  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
  〔李筌曰:不因敌之势,吾何以制哉?夫轻兵不能持久,守之必败;重兵挑之必胜。〕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
  〔李筌曰:能知此道,谓之神兵也。〕
  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李筌曰:五行者,休囚王相递相胜也。四时者,寒暑往来无常定也。日月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百刻者,春秋二分则日夜均,夏至之日画六十刻、夜四十刻,冬至之日昼四十刻、夜六十刻,长短不均也。月初为朔,八日为上弦,十五日为望,二十四日为下弦,三十日为晦,则死生义也。孙子以为五行、四时、日月盈缩无常,况于兵之形变,安常定也?〕
  〈军争篇〉
  〔李筌曰:争者,趋利也。虚实定,乃可与人争利。〕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李筌曰:受君命也。遵庙胜之算,恭行天罚。〕
  合军聚众,
  交和而舍,
  〔李筌曰:交间和杂也。合军之后,疆弱勇怯,长短向背,间杂而仵之,力相兼,后合诸营垒与敌争之。〕
  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
  〔李筌曰:故迂其途,示不速进,后人发,先人至也。军兵若此,以患为利者。〕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李筌曰:夫军者,将善则利,不善则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
  〔李筌曰:辎重行迟。〕
  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李筌曰:委弃辎重,则军资阙也。〕
  是故,絭甲而趋利,则日夜不处,
  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后,则十一以至。
  〔李筌曰:一日行一百二十里,则为倍道兼行;行若如此,则劲健者先到,疲者后至。军健者少,疲者多,且十人可一人先到,余悉在后,以此遇敌,何三将军不擒哉?魏武逐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诸葛亮以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言无力也。是以有赤壁之败。庞涓追孙膑,死于马陵,亦其义也。〕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
  〔李筌曰:百里则十人一人至,五十里十人五人至,挫军之威,不至擒也。言道近不至疲
  。〕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李筌曰:近不疲也,故无死亡。〕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李筌曰:无辎重者,阙所供也。袁绍有十万之众,魏武用荀攸计,焚烧绍辎重,而败绍于官渡。无粮食者,虽有金城,不重于食也。夫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故汉赤眉百万众无食,而君臣面缚宜阳。是以善用兵者,先耕而后战。无委积者,财乏阙也。汉高祖无关中,光武无河内,魏武无兖州,军北身遁,岂能复振也?〕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李筌曰:豫,备也。知敌之情,必备其交矣。〕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李筌曰:入敌境,恐山川隘狭,地土泥泞,井泉不利,使人导之以得地利。《易》曰:『即鹿无虞。』则其义也。〕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变者也。
  〔李筌曰:以诡诈乘其利动;或合或分,以为变化之形。〕
  故其疾如风,
  〔李筌曰:进退也。其来无迹,其退至疾也。〕
  其徐如林;
  〔李筌曰:整陈而行。〕
  侵掠如火,
  〔李筌曰:如火燎原无遗草。〕
  不动如山;
  〔李筌曰:驻军(车)也。〕
  难知如阴,
  〔李筌曰:其势不测如阴,不能睹万象。〕
  动如雷霆;
  〔李筌曰:盛怒也。〕
  指向分众,
  〔李筌曰:抄掠必分兵为数道,惧不虞也。〕
  廓地分利;
  〔李筌曰:得敌地必分守利害。〕
  悬权而动,
  〔李筌曰:权,量秤也。敌轻重与吾有铢镒之别,则动。夫先动为客,后动为主,客难而主易。太一遁甲定计之算,明动易也。〕
  先知迂直之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李筌曰:迂直道路。劳佚馁寒,生于道路。〕
  是故,《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是故,昼战多旌旗,夜战多鼓金。
  〔李筌曰:火鼓,夜之所视听;旌旗,昼之所指挥。〕
  鼓金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李筌曰:鼓进铎退,旌尝而旗罚;耳听金鼓,目视旗旗,故不乱也。勇怯不能进退者,由旗鼓正也。〕
  民既已专,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三军可夺气,
  〔李筌曰:夺气,夺其锐勇。齐伐鲁,战于长勺。齐人一鼓,公将战。曹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乃战,齐师败续。公问其故。刿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夺三军之气也。〕
  将军可夺心。
  〔李筌曰:怒之令愤,挠之令乱,间之令疏,卑之令骄,则彼之心可夺也。〕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溃。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溃,此治气者也。
  〔李筌曰:气者,军之气勇。〕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李筌曰:伺敌之变,因而乘之。〕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李筌曰:客主之势。〕
  无邀镇镇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高陵勿向,饵兵勿食,
  〔李筌曰:秦人毒泾上流。〕
  穷寇勿迫,锐卒勿攻;
  〔李筌曰:避强气也。〕
  背丘勿迎,
  〔李筌曰:地势也。〕
  佯北勿从,
  〔李筌杜牧曰:恐有伏兵也。〕
  围师遗阙,
  归师勿遏,
  〔李筌曰:士卒思归,志不可遏也。〕
  此用众之法也。
  〈九变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绝地无留,
  〔李筌曰:地无泉井畜牧采(来)樵之处为绝地,不可留也。〕
  衢地合交,
  〔李筌曰:四通曰衢,结诸侯之交地也。〕
  覆地无舍,
  〔李筌曰:地下曰圮,行必水淹也。〕
  围地则谋,

  〔李筌曰:因地能通。〕
  死地则战。
  〔李筌曰:置兵于必死之地,人自为私斗,韩信破赵,此是也。〕
  途有所不由,
  〔李筌曰: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
  军有所不击,
  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
  君令有所不行。
  〔李筌曰:苟便于事,不拘君命。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是也。〕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知用兵矣。
  〔李筌曰:谓上之九事也。〕
  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李筌曰:害彼利此之虑。〕
  杂于利,故务可伸;
  杂于害,故患可解也。
  〔李筌曰:智者为利害之事,必合于道,不至于极。〕
  是故,屈诸侯以害,
  〔李筌曰:害其政也。〕
  役诸侯以业,
  〔李筌曰:烦其农也。〕
  趋诸侯以利。
  〔李筌曰:诱之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不可攻也。
  〔李筌曰:预备不可阙也。〕
  故将有五危:
  〔李筌张预曰:下五事也。〕
  必死可杀,
  〔李筌曰:勇而无谋也。〕
  必生可虏,
  〔李筌曰:疑怯可虏也。〕
  忿速可侮,
  〔李筌曰:急疾之人,性刚而可侮致也。太宗教宋老生而平霍邑。〕
  洁廉可辱,
  爱民可烦。
  〔李筌曰:攻其所爱,必卷甲而救;爱其人,乃可以计疲。〕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篇〉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
  〔李筌曰:军,我,敌,彼也。相其依止,则胜败之数,彼我之势可知也。绝山,守险也;谷近水草。夫列营垒,必先分卒守隘,纵畜牧,收樵采而后宁。〕
  视生处高,
  〔李筌曰:向阳曰生,在山曰高。生高之地可居也。〕
  战降无登:
  〔李筌曰:敌自高而下,我无登而取之。〕
  此处山之军也。敌若绝水,必远水;
  〔李筌曰:引敌使渡。〕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汭,令半渡而击之,利。
  〔李筌曰:韩信杀龙且于潍水,夫概败楚子于清发是也。〕
  欲战,无附水而迎客;
  〔李筌曰:附水迎客,敌必不得渡而与我战。〕
  视生处高,
  无迎水流:
  〔李筌曰:恐溉我也。智白灌赵襄子,光武溃王寻,迎水处高乃败之。〕
  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交军斥泽之中,依水草而背众树:〔李筌曰:急过不得,战必依水背树。夫有水树,其地无陷溺也。〕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
  〔李筌曰:夫人利用,皆便于右,是以背之。前死,致敌之地;后生,我自处。〕
  此处陆上之军也。凡四军之利,
  〔李筌曰:四者,山、水、斥泽、平陆也。〕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李筌曰:黄帝始受兵法于风后,而灭四方,故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
  是谓必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孙子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