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诸热门 - (TXT全文下载)
故烦躁闷乱也;若身体沉重,走注疼痛,乃湿热相搏,风热郁而不得伸也。
五脏热
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 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卯时益甚,宜泻青丸、柴胡饮子。 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 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卧也。 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脾热,则目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黄散主之。 脾热者,鼻上先赤,其热在肌肉,遇夜益甚。 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咳嗽寒热,壮热饮水,凉膈散主之;若肺虚热,唇深红色,少服泻白散。 肺热者,右颊先赤,日西热甚,轻则用泻白散,重则用凉膈散及地骨皮散。 肾热,两足不喜衣覆,地黄丸主之。 肾热者,颊下先赤,两足热甚,骨酥酥如虫蚀,热甚不能起于床,夜间益甚,宜用滋肾丸。
实热
实则伸体而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等证。 按实中宜分表里:表实宜汗,里实宜下,半表半里宜和解。今一以利下为主,非通论也。治法并方,更于后表里条内求之。 小儿实热在内者,四顺饮之类;在上者吐之。 小儿热病,六一散,妙药也。
实热,宜四顺清凉饮加柴胡。
虚热
虚则喜热恶寒,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泄,屈体而卧,睡而露睛,手足指冷等证。 虚热,因病后发热无时,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热乘虚而作,先以胃苓汤加黄芪末,温米清汤调服;次投钱氏白朮散,或固真汤,带凉服;及用温盐汤,参入凉水,送下黑锡丹,固守元气。 风热,邪热,四君子汤加生姜、荆芥煎。 小儿客热在内,先用导赤散,次用益黄散。 薛氏以虚实分属表里,及热盛拒阴、寒盛格阳、血虚气虚发热等证,俱仲景、东垣诸圣医辨证妙法,宜详玩而熟记之,则虚热似实热之证,庶几不至误认而全活众矣。 虚热宜惺惺散。
表里
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
身热饮水者,热在内。
四顺饮子,治热在内而不厥。
连翘饮,治热在外而不厥。
薛氏云:壮热恶风寒,为元气不充,表之虚热也;壮热不恶风寒,为外邪客,表之实热也。壮热饮汤,为津液短少,里之虚热也;壮热饮水,为内火销烁,里之实热也。按伤风恶风,伤寒恶寒,岂可以恶风寒为元气不充,而不恶风寒为外邪所客乎?薛氏之意,本圆而语则滞,痴人前岂可说梦?须以东垣外感内伤细辨别之,则无失矣。
表热
热而二便调和,风邪蕴结于里而发者,用惺惺散加麻黄汗之。
余热
余热者,谓寒邪未尽传经之遗热也。仁斋曰:伤寒汗下后而热又来,乃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不可再用凉药。盖热去则寒起,古人戒之。法当和胃气,使阳气收敛归内,其热自止,宜参苓白朮散主之。 有小儿热证用表里药后,其热俱退,既退复热者,何也?热病至此,难以概举。或再解表攻里,或施凉剂,热见愈甚,以阴阳辨之,何者为是?推其原,乃表里俱虚而阳浮于外,阴伏于内,所以又发热,宜用温平之药和其里,则体热自除。投钱氏白朮散去木香如扁豆,水煎,及黄芪六一汤、安神散,自然平复。若日久汗多,烦渴食减,脉微缓,喜饮热,可服真武汤。虽附子性温,取其收敛阳气,内有芍药性寒,一寒一温,停分得宜,用之无不验矣。 汗后血虚而热益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后气虚而恶寒发热者,补中益气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者,用四物汤加参、芪;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用四君子汤加芎、归。
壮热
壮热者,一向不止,血气壅实,五脏生热,蒸熨于内则眠卧不安,精神恍惚;熏发于外则表里俱热,烦躁喘粗,甚则发惊癎也。轻剂火府丹、地黄煎,重剂双解饮、七宝散、大黄(石卜)硝汤。
温壮
温壮与壮热相类而有小异:一向热而不止是壮热也;但温温然不甚盛,是温壮也。若大便臭而黄者,此腹内有伏热,以四顺饮子治之。若粪白而酸臭则挟宿食不消,当服紫霜丸,轻者少服;重者节乳哺,增加丸药,当取微利可也。
惊热
惊热者,遍身发热,或热而不甚,面青自汗,睡梦虚惊,颠叫恍惚。有因惊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惊者。钱氏导赤散、凉惊丸安神之类,皆其治也。
骨蒸热
小儿一岁至十岁,衣絮皆不得着新绵,又不得冬月以火烘衣被,勿冷食桃杏杨梅果实,又不得食炙煿热面之类,皆令儿体热。或因伤寒后食肉太早,令儿体热者有之,或作骨蒸者,宜服生犀散、克效汤、地骨皮饮、七宝散、金莲饮子治之。 骨蒸热,身体虚羸,遇晚而发,有热无寒,醒后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余毒,传作骨蒸,或腹内有癖块,有时微痛,用参苓白朮散,姜枣三棱煎汤调服,或投化癖丸先疗脾虚宿滞,次以柴胡饮为治。仍忌鸡酒羊面毒物。
潮热
热有作止,每日应时而发,谓之潮热,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 潮热有风寒、疳积、食癖之分,阴阳、虚实、五脏之异。如汗出身热,呵欠面赤者,风热也;伤寒时疫,阴阳相胜,外感热也;肌瘦口干,骨蒸盗汗,疳热也;大小便秘濇,汗下不解,积热也;腹背先热,夜发旦止,饮热也;涎嗽饮水,乳食不消,癖热也。又有烦热者,气粗喘促,心躁不安,颊赤口疮,兼发癎证;疮疹热者,耳鼻尖冷;血热者,已午间发,至夜则凉;虚热者,困倦少力,发于病后。阳邪干心则来去不定,阴阳相胜则寒热如疟。前证在小儿,有因乳母或妊娠七情厚味遗热,或饮食停积,衣衾过暖,及频浴热汤而为患。若寅卯辰时热而力盛饮水者,肝经实热也,用柴胡清肝散;热而力怯饮汤者,肝经虚热也,用六味地黄丸。巳午时热,心经也,实用导赤散,虚用秘旨安神丸;申西戌时热,肺经也,实用泻白散,虚用秘旨保脾汤;亥子丑时热,肾经也,用地黄丸。大凡壮热饮水,大便秘结,属实热,用二黄犀角散下之;热渴饮汤,大便如常,属血虚,用四物汤补之。若下后阴虚,阳无所附而仍热,用四物参芪;汗后阳虚,阴无所生而仍热,用四君芎归。若汗下后烦渴面赤,血虚发躁也,当归补血汤;若见惊搐等证,肝血虚而内生风也,用四物、天麻、钓藤钩。颊赤口干,小便赤濇,大便焦黄,表里俱实热也,用清凉饮子。如大便已利,或热未止,表邪未解也,惺惺散;未应,加麻黄微汗之。既汗而仍热,此表里俱虚,气不归源,阳浮于外而虚热也,六神散加粳米。阳气下陷于阴中而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若乳下婴儿,当兼治其母。 曾氏先用百解散发表,次以当归散及三解散治之。脉实者以大柴胡汤下之,虚浮数者百解散微汗之;若发热而呕者,小柴胡汤和解之。 小儿潮热盗汗,胡黄连、柴胡等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二丸,酒化开,入少水煎小沸服。 潮热有时,胸满气短者,桃枝丸。
昼热
《全婴方》:小儿每早食后发热,夜则凉,世医多谓虚劳,或为疳热,不知此血热证也,宜龙胆丸、地黄膏之类,时时与服即瘥。 按《全婴方》所云血热者,巳午发热,遇夜则凉,与东垣所谓夜则发热,昼则明了不同。然束垣所云血热者,指阴虚而生内热也;夜则发热,昼则明了,取其昼阳夜阴也。郑氏所云血热者,指小儿血盛实而言也。盖谓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时也。心主血,血气行至巳午则阳气盛,阳气与正气相搏,故至期而发热。非其时者,非血热也。
夜热
海藏云:夜热属阴,四顺饮之类,此血热在夜也。 《脉经》云:小肠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夜热也。 风痰热,晚热早凉,吃水无时,此候乃痰作潮而生风热,即宜金星丸下之;或气弱者,不可下,宜夺命散以控下涎,次服惺惺散加南星、白附子。
积热
积热者,久热也。疳热亦久,但兼面黄吃炭土,鼻下烂也。 小儿表里热,去后又发热者,非热证也,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身体便凉;热重者用银白散。 积热眼泡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闻饮食之气,恶心及肠疼呕吐,治法详载伤积论中。 按曾氏所谓积热,乃指腹中有癖而热,与久积之积不同,不妨并存之。
寒热
寒热者,证如疟状,阴阳相胜也。先寒而后热,阳不足;先热而后寒,阴不足。寒多而热少,阴胜阳也;热多而寒少,阳胜阴也;寒热相半,阴阳交攻也。寒热隔日,阴阳乍离也;阳盛发热,阴盛发寒也。其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增寒而饮水者,壮热而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或泻或秘,或内寒而外热,或内热而外寒。又有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是有食积也。治法因于食积者,当用白饼子下之;次行补助,以钱氏白朮散。寒多热少者,小柴胡汤加桂;热多寒少者,白虎汤加桂;寒热相半者,并用小柴胡汤主之。 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故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故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腑,界乎太阳阳明之间,半表半里之分,阴阳之气易于相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证,以小柴胡汤加减调之。若祇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用八珍汤补之,甚者十全大补汤。有食积为病,亦令寒热,用保和丸消之;若兼呕吐泄泻,用六君子汤。厥冷饮热,人参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朮散。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侮所不胜也,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其疟证寒热,详见疟门。
烦躁
仲景云: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夫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燔,水亏而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躁也。《活人》云:但烦热者,虚烦也。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鼻不疼,故知非伤寒也;头不痛,脉不紧,故知非里寒也。不可发汗攻下,当与竹叶汤;兼呕者,与橘皮汤。又心虚则先烦而后渴,翕翕发热,其脉浮紧而大是也。盖烦者,心中烦扰而内热,故属阳;躁者,肢体躁动,或裸身欲入井中,为外热,故属阴。外热者无根之火也,是以为虚。脉数而实,便秘有热者,神芎丸,此皆实热之治法也。若烦而头痛短气,口干咽燥不渴者,虚也,用四君加芎、归。因药攻伐而作渴者,用竹茹汤。烦而不得眠者,酸枣仁汤。心神颠倒,烦热欲吐者,朱砂安神丸。面戴阳,目内赤,六脉洪大,按之全无者,血虚发躁,用当归补血汤。若躁而裸体欲入井中,脉沉细或浮大,按之如无者,此皆阴盛发躁也,宜用参附汤,有回生之功。
注夏
脾为太阴,位属坤土,喜燥而恶湿。故凡脾胃之气不足者,遇长夏润溽之令,则不能升举清阳,健运中气;又复少阳相火之时,热伤元气,则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气促,目中视物(目巟)(目巟),小便赤数,大便不调,名曰注夏。此皆禀赋阴虚元气不足之证,丹溪补阴论言之详矣,育子者可不知冬月养阳之道乎?治法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加炒黑黄蘗主之。若因劳役发热,血虚脉大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两虚者,八珍汤;肝肾阴亏者,地黄丸;大便作泻者,人参理中汤。若乳母肝火乘脾,寒热少食者,柴胡栀子散;胃火作渴者,竹叶石膏汤。小儿多因乳母之气不调而致,当戒怒气,调饮食,适寒温,则可以远病。又如今人夏月皆以香薷汤浸冷,代茶饮之。殊不知香薷利水,大损元阳;厚朴克伐,大泻真气。况脾性喜温而恶寒,夏月阴盛于内,啜冷伤脾,若胃强有火,湿热为病之人,固无大害,其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必为腹痛少食泄泻寒中之疾矣。此大人亦当戒者,况小儿乎?慎之慎之!
黄疸
《难知》云:色如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 色如橘子黄者,黄病也,身不痛。
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蘗皮汤。 湿黄,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者,大茵陈汤。 大便自利而黄者,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 往来寒热,一身尽黄者,小柴胡加栀子汤。 汤氏云:身疼,髆背疼,大小便濇,皮肤面目齿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利者易治,濇者难治。宜服五苓散加茵陈煎汤调,又宜服导赤散加茵陈煎。或身热宜服小柴胡汤,甚者服承气汤。 凡黄病者,不可一概而论。标本不同,证治亦异。乃脾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蕴积成黄,重发于外,故有此证。或脾胃虚弱,内因症癖攻之而成,然疳泻亦主皮黄发竖,肚大青筋,肌肉消瘦,外无色泽,身必发黄,此文本于疳病而作,致有是证。治法:若感湿热而得身黄,如烟熏之色,以(口父)咀五苓散加麻黄,水姜煎投,汗之即愈;或用茵陈蒿汤调下五苓散亦好。 若得于疳癖者,其形如黄土相类,以醒脾散、化癖丸,醒脾快胃,磨积理疳。胃气已和,饮食倍进,运化精微,荣养百骸,灌溉脏腑,五色各见于本部,精华乃形于面貌,其黄自除。 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故黄疸者,脾之色也。夫人身之神贵于藏而默用,见于外则内虚矣。其谊皆因脾气有亏,运化失职,湿热留于肌肤,发而为疸。钱仲阳所谓身痛背强,二便濇滞,遍身面目爪甲皆黄是也,小便褐色者难治。疗法宜固脾为先,如专用克伐宽中、淡泄利水之药,则鲜有不致危者矣。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胎黄也。腹大食土为脾疳,兼作渴饮冷者,用泻黄散;小便不利者茵陈汤;病后发黄肢体浮肿者,用白朮散;清便自调,肢冷嗜卧者,益黄散;身淡黄白者调中丸,及补中益气汤加茵陈;身热膈满,肌肤面目皆黄者,加减泻黄散。辨其所以,若闭目壮热,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濇,口中热气者,乃妊娠厚味胎毒之候也,母子并服生地黄疡,仍忌酒面五辛热物。设不自慎,误伤脾土,急则变为惊风吐泻,缓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眼目障闭,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虚发黄者,当于脾胃中求之。
幼幼近编 【明 陈治】
潮热
小儿初病潮热,或病后潮热,俱属食伤太阴脾经,宜参苓白朮散。有疮疖潮热,八珍汤加贝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宋 撰人未详】
诸身热
小儿身热,但温而不甚壮热,此为温热。 小儿身热,口中气热,叫哭无时,呵欠烦闷,面目青色,此为风热,甚亦发惊。 小儿身热,饮水悸惕,手足摇动,上视弄舌,印内青筋见,掌中赤,怕物生涎,此为惊热。 小儿身热面赤,时久不退,睡觉颠叫,气急发渴,胸高涎壅,此为积热,与壮热相似,但胸高涎壅为异,乃脏腑积蕴热毒,三焦膈腕壅滞也。又摇头项硬者,亦三焦膈腕壅也。 已上皆甚则发搐,治在惊癎门中。
小儿身体发热,气促鼻塞,清涕嚏喷,寒毛立,眼泪出,或出痰水,此为伤寒,治在伤寒门中。 小儿身热,时发时退,退但肚热;或夜发热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粪酸臭异常,此为食伤,治在伤食门中。 小儿夜发热,晓即如故,多涎喜睡,此肺虚发热也,此与食伤夜发热相似,要须识之。况二证余候,各皆不同:食伤者可下;肺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失津液发渴引饮。昔钱乙治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即如故。众医作热,以凉药解之不愈。其候多涎喜唾,又以药下其涎,病益甚。至五六日,请乙治之。乙曰:不可下,乃取白朮散煎汤三升,使任意取足服。朱曰:饮多不作泻否?乙曰:无生水,不能作泻。纵利亦不足怪,但不可下耳!朱又曰:先治何病?乙曰:止泻治痰,退热清神,皆此药也。服尽,又作两次与服,其子不渴无痰,又投阿胶散二服而安。是此证也。钱乙方本集载之。 小儿身热形瘦,多渴饮食不为肌肉,此为疳热,治在疳门中。 小儿血气旺盛,发渴引饮,大便黄坚,小便赤少,四肢身体翕然而热,此为胃实热也,治宜下之。 小儿身发热微惊,耳骩冷,上唇头有白泡起如鱼目珠子,或汗或不汗,此为变蒸,治在变蒸门中。 小儿身热,昏睡惊悸,喜嚏,耳尻冷,此为疮疹候,治在疮疹门中。此与食伤变蒸相似,伤寒耳尻皆热,双蒸唇上有白疣泡珠子为异。 小儿身热者,更有内外。在内者多饮水得之,在外者多因风寒得之。钱氏有云:小儿身热饮水者热在内,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此大概之验也。在内者宜下之,在外者宜散之。 阎孝忠论小儿壮热伤风,温疫伤寒,风热疮疹,伤食,率皆相似,未能辨认之间,但与升麻葛根汤、惺惺散、小柴胡汤服之甚验。盖此数药通治之,不致误也。催伤食者则大便酸臭,乳不化,畏食或吐,宜与微下。 孙真人论小儿内外气盛,眠时小惊,或微觉伤风伤食,又虑变蒸身热者,但以紫圆,或龙胆汤为治。此二药无所不疗,虽微利动以减盛气,亦不虚人。小儿粪黄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热也,宜服龙胆汤;若粪白而酸臭者,此挟寒不消也,宜服紫圆。但少与令内消,甚者少增令微稀溏,皆须节乳哺一两日,令胃气平和。若不节则病易复,复则复下,伤其胃气,令腹胀满;若至再三下之,则过伤矣。 小儿于立夏之后,有病身热者,慎勿妄为吐下,但以除热汤浴之,除热粉粉之,赤摩膏涂之。
黄疸
小儿有身体肌肤面目悉黄者,此黄病也。因将息过度,饮食伤饱,脾胃受热,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脾胃象土,其色黄,候肌肉,故为是病也。慎不可灸,灸则热转甚矣。若身体痛,背髆强,大小便濇,腹胀满,一身尽黄,及目睛爪甲皆黄,小便如屋尘色,若物皆黄,此疸病也。若发渴,小便濇,腹满,脉沉细,为难治也。黄病者稍轻,疸病极重。又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因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变色深黄者是也。若身微黄者,胃热也。若但面黄腹大,渴而食泥土者,脾疳也。
渴
小儿有渴而饮水者,此因脏腑有热,热则脏燥,故多体热发渴,亡耗津液,即令作渴欲饮水以解之也。又有疳渴、吐泻发渴、霍乱发渴者,各逐本项具之。阎孝忠云:凡小儿诸渴,因亡失津液,引饮,但多煎钱氏白朮散与服,使任意取足饮之,弥多弥好。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二十
小儿诸热门
方
神验柴胡散 【《中藏经》】 治小儿骨热,夜间如蒸,甚者不过十数日见效。 土柴胡不拘多少,去芦洗净,炙黄色,不令太焦,亦不须银州者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地骨皮指面大二片子,同煎至七分,食后温服。如虚瘦,但空心服补药,食后煎下数服,时时如水饮之。
丹参赤膏 【《千金方》,下同】 治少小心腹热。 丹参 雷丸 芒硝 戎盐 大黄各二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苦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炼成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乃内芒硝,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用丹参、雷丸亦佳。
五物甘草生摩膏 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善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 甘草 防风各一两 白朮 桔梗各二十铢 雷丸二两 右(口父)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前药微火上煎,消息视稠浊,膏成去滓,取如弹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儿百过。寒者更热,热者更寒。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顖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
李叶浴汤 治少小身热。
李叶无拘多少
右(口父)咀,以水煮去滓,将浴儿良。
柳枝浴汤 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 柳枝无拘多少细切
右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青木香浴汤 治小儿壮热羸瘠。
青木香四两 麻仁 竹叶各一升 虎骨五两 白芷三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稍稍浴儿。
十二物寒水石散 治少小身体壮热,不能服药。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大黄 青木香 甘草 黄芩 防风 芎穷 麻黄根 右,各等分,合治下筛,以粉一升,药屑二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日三。
李根汤 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者。 李根 桂心 芒硝各十八铢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一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
升麻汤 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仍成癎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悉主之。 黄芩一两 升麻 白薇 麻黄 萎蕤 柴胡 甘草各半两 (石卜)硝 大黄 钓藤各六铢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儿生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大黄汤 治小儿肉中久挟宿热瘠热,进退休作无时。 生大黄 芒硝 甘草各半两 桂心八两 石膏一两 大枣五枚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服二合。
蜀漆汤 治小儿潮热。
蜀漆 甘草 知母 龙骨 牡蛎各半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岁儿少少服平合,日再。
石膏汤 治小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 大黄 黄芩 甘草 麦门冬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 桂心八铢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三服;期岁已下小儿作五服。
竹叶汤 治小儿夏月患腹中伏热,温壮来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黄,三焦不利。 竹叶切 小麦各五合 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甘草各半两 茯苓十八铢 黄芩一两六铢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竹叶、小麦,取三升,去竹叶、小麦,下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儿夏月忽壮热烧人手,洞下黄溏,气力惙然,脉极洪数,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服得下即瘥。 又 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亦治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 竹叶一升 小麦半升 甘草 黄芩 瓜蒌根 泽泻 茯苓 知母 白朮 大黄各一两 桂心二铢 生姜一两半 人参 麦门冬 半夏各二两 当归十八铢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竹叶、小麦,取四升,去滓内药,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大黄牡蛎汤 治小儿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 大黄一两 黄芩 瓜蒌根 甘草各十八铢 滑石二两 桂心 牡蛎煅 人参 龙骨 凝水石 白石脂 硝石各半两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一日一夜令尽;虽吐亦与之。一本加紫石英半两。
调中汤 治小儿春秋月晨夕中暴冷,冷气折其四肢,热不得泄则壮热,冷气入胃变下痢或赤白滞,起数,小腹胀痛极,壮热,气脉洪大或急数者,服之热便歇,下亦瘥也;但壮热不吐下者亦主之。 葛根 黄芩 茯苓 桔梗 芍药 白朮 槁本 大黄 甘草各六铢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二升,煮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