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备要方论 - (TXT全文下载)

扰动筋络,遂抽搐,无甚大害,只宜疏散,加以清凉。若没后壮热不除,忽作搐者,宜导赤散,加人参、麦冬,送七味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难治。如见多痰,或用抱龙丸,或以四物汤,加麦冬、枣仁、淡竹叶、龙胆草、甘草、黄连、茯苓、辰砂、石菖蒲之类。

  饮食

  凡出疹不思饮食,此胃为邪气所侵,或三四日,或五六日,亦无妨。切不可因其不食,着意治之,只宜清胃火,疹子出尽,自能渐进谷食。若麻后血虚脾弱,不思食者,宜四物汤,加麦芽、神曲治之。如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则毒瓦斯随之渐解。盖疹为实热,自初至末,必皆喜饮凉水,此不必禁。

  目疾

  凡疹初热未出,眼光如水,此为正候。若眼多眵泪,乃肝脾有火,无分前后,总宜清热。未出时白珠赤肺有热也,疹出自解。没后白珠仍赤,亦肺火未尽,宜清肺泻火。若没后不避风寒,以致眼眶红烂流泪,速宜疏风解毒。若延迟不治,则有终身之患。若没后余毒入目,翳膜遮睛,或成珠目蟹眼,用孙氏洗肝散。又斑疮入目生翳障,用通神散。

  余毒坏目,用明目方。

  鼻症

  鼻为肺窍,肺气清则疹易出。若鼻干无涕,脏腑热极,塞而不通,前后见之,皆为重症,或暂涕暂无,或先无涕,热退清涕即来。或因热鼻眵干结,似无涕者,此皆热毒闭塞,速为清热解毒,得嚏涕鼻通,毒即解矣。若毒火上冲,肺气载血上行,则为鼻衄。

  然衄中有发散之义,以毒从衄解,不须止,但不可太过,过则血脱而阴亡也。如衄甚者,外用发灰散吹入鼻中,内服犀角地黄汤,其血可止。又有鼻扇者,肺将绝也,一见喘满痰鸣,便不能治,若咽清不喘,精神如故,治以润肺清痰,庶危者犹可望其生也。

  口舌牙喉病

  凡麻症口臭,是火毒积于肠胃,若其人平日已然,又不以此论,只清胃降火,口臭自平。若见唇口破裂,知为心脾二经热毒上冲,初起色红血活,用清凉加以疏托,尚可解散。如见紫黑枯燥,血已凝滞,遂不易治。

  没后见此,则心脾已败,必不免于危亡。若唇生疮,亦属胃热,每日用米泔水温洗十余次,渐次消解。至于舌乃心之苗,舌苔薄热亦轻,舌苔浓热亦重,或生疮蕈,白屑肿痛,皆心火炎灼,惧宜清凉疏利治之。惟黑苔枯燥起刺,火亢而兼水化,则胃败矣。凡出疹之先,或有胃火,及出疹之后,余毒不散,热毒积聚于牙龈,若不知早为解毒,多变走马疳症。又有热重切牙者,此阳隐于阴,必多渴而手足俱热,喜饮冷水,宜滋阴降火。如食辛辣助热之物,必致下血,咽痛痰响而死。盖热毒上攻咽喉,轻则肿痛,重则汤水难下,最为可虑。表邪郁遏疹毒,不能发舒于外,而咽喉肿痛者,元参升麻汤主之。里热壅盛,疹已发于外,而咽喉作痛者,凉膈消毒饮主之。若热毒闭塞肺窍,以致失音,初出用元参升麻汤,已出用加减凉膈散,没后宜儿茶散主之。

  论汗

  凡出疹最喜有汗,有汗则腠理开通,毒从汗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用人参白虎汤,或合黄连解毒汤治之。若皮肤干燥无汗,闭而难出,或致内攻,为腹胀气急等症。

  此外为风寒所折,夏秋用轻剂宣发肌表,春冬用重剂升散寒邪。如果属火热,闭郁无汗,必唇红破裂,二便结涩,浑身胀痛,多致喘促, 痰鸣,速用寒凉,清肺降火,俾肌表透达而有汗,疹即随汗而尽出于外,后可无余毒,不然即成败症,故麻症始终以微汗为吉。

  腹痛

  麻症腹痛,由于食滞凝结,热毒不能宣发于外,故有时曲腰啼叫,两眉频蹙,须用加味平胃散治之。若不因食积,全是热毒内结,治宜疏托,使疹子尽出,痛自止矣。没后见此,又宜清凉解毒,使毒内消,痛亦随减。

  泄泻

  麻本火候,大便溏泻,黄褐色为正。初热正出时,下利数次,毒瓦斯得泄,但不宜多,久久则脾气下陷。毒难发越,后恐变痢,初起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已出作泻者,以黄连解毒汤主之。若水泻黄色有沫,小便赤,唇燥口干,乃毒热移入肠胃,传化失常,亦宜清凉利水,俱不可用温热之剂。如自利不止,水泻频数,最为恶候。若疹子稠密,或紫红色,则又无妨。盖以毒在大肠,非泻不解,宜平胃散加黄连、葛根、连翘以解之。疹子发透,自然泻止。有没后仍不止者,此未出尽,再用前药,倍连翘、黄连,加木通,泽泻、牛蒡子分利之,切勿治以固涩,致腹胀痞满,喘急不治。景岳以为泻利一症,果由疹毒,固不可以温补,若其人脾气本弱,或过用寒凉之药,或误食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虽曰由疹而发,而实非疹毒之病矣。但察其无热症热脉,而兼色白气馁者,便宜温胃饮、五君子煎、胃关煎之类主之。若执谓疹毒不可温,则无不危矣。

  痢疾

  麻疹作痢,谓之夹疹痢,因毒热未解,移于大肠所致。有腹痛欲解,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者,悉用清热导滞汤主之。若见痢色紫黯,或如痈脓,屋漏水,鸡肝色,黑豆汁,气喘燥渴,发呃不食,皆不可治。若麻出之时,曾作泻痢,未经清解,至没后变成休息痢,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此余毒留于大肠,须分虚实用药。实者三黄丸利之,虚者香连丸和之,再以黄芩汤养血行气,血和则便脓自愈,气行则后重自除,正此谓也。

  大小便闭

  麻疹大便闭者,乃火邪留结大肠,结而不解,致毒内攻,故无论前后,即与润利无妨。小水赤涩者,初起正出时为正候,若见于正没及没后,为遗毒不散,宜用导赤散治之。如仍不通,或因大便闭结所致,通其大便,小便自利。

  沉睡

  凡麻疹热轻,神安气安,醒睡如常吉也。设当发热正出之时,昏昏沉睡,必是火邪内郁,未透于表,速宜胜药宣发,佐以清热,免致后患。若正没及没后见此,又是热退神清,多睡以养元复元气,不为害也。倘昏睡不省人事,不知痛痒,或似睡非睡等症,皆在不治。又有一等面肿目闭者,乃脾经火旺,治以泻黄利水,火退,目闭自开。

  麻疳

  麻后发热成疳,初时夜间身热自汗即退,或日晡时面红神倦嗜卧,微热得汗稍解,日复如是,宜早为施治,用黄连解毒汤主之。倘延迟失治,或四五十日、或百日、或一二年,形体日瘦,腹膨泄泻,不可救药。

  妊娠出疹

  凡妇人怀胎出疹,不可与寻常同论,须以安胎清热为主,使胎无犯,而麻易没也,宜四物汤,加条芩、白朮、艾叶、砂仁。如胎气上冲,急用苎根、艾叶煎汤,磨槟榔少许,服之即安。

  盖痘疹

  凡小儿出痘方愈,随即出疹,名盖痘疹。因痘后余毒未尽,更兼不戒口腹,外感风寒,以致遍身出疹,色赤作痒,如如粟米,渐成云片,宜加味消毒饮,疏风清热,疹即愈矣。

  瘾疹

  瘾疹者,发必多痒,色则红赤,隐隐于皮肤之间,乃心火灼于肺金,又兼外感风湿,先用加减羌活散,疏风散湿,继以加味消毒饮,清热解毒,表里清而疹自愈。

  禁忌

  凡麻疹初出,切戒风寒生冷,如一犯之,则皮肤闭密,毒瓦斯壅滞,遂变浑身青紫,而毒反内攻,烦躁腹痛,气喘闷乱,诸症作矣。欲出不出,危亡立至,首宜慎之。至于饮食,尤宜戒忌,鸡鱼炙 ,盐醋五辛之类,须过七七之后,方宜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纵口,致生他疾。若误食鸡鱼,则终身粟起如鸡皮之状,误食猪肉,则每岁出疹之月,多致下利,误食盐醋,必致咳嗽,亦遇出疹时必发,误食五辛,则不时多生惊热。此皆出疹之家,不可略意,而遗小儿终身之患也。戒之慎之。

  麻疹备用诸方

  宣毒发表汤

  升麻 葛根 荆芥 防风 薄荷叶 枳壳 桔梗 前胡 连翘 牛蒡子 木通 生甘草 淡竹叶引加芫荽,水煎。外感寒邪,加麻黄,夏月勿用。食滞加南山楂。内热加黄芩。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赤芍 生甘草引加芫荽。水煎。

  防风解毒汤

  荆芥 防风 连翘 枳壳 牛蒡子 桔梗 石膏 知母 木通 生甘草 淡竹叶引加灯心,水煎温服。

  加味黄连解毒汤

  黄芩 黄连 黄柏 元参 山栀仁 桔梗 石膏 荆芥 防风 牛蒡子 知母 木通生甘草水煎服。

  桂枝解毒汤

  麻黄 桂枝 赤芍 甘草 荆芥 防风 川芎 羌活 桔梗 人参 牛蒡子生姜引,水煎。

  升麻解毒汤

  升麻 葛根 荆芥 防风 柴胡 前胡 甘草 桔梗 羌活 牛蒡子 连翘 赤芍引用竹叶,水煎。

  荆防败毒散

  羌活 荆芥 独活 防风 茯苓 生甘草 枳壳 柴胡 前胡 川芎 桔梗引用生姜,水煎服。

  当归六黄汤

  当归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 山栀仁 生地 熟地引加浮小麦,水煎服。

  茅花汤

  生地 丹皮 归身 甘草 茅花 元参 百草霜水煎服。

  犀角地黄汤

  犀角 丹皮 生地 白芍水煎服。

  竹茹石膏汤

  半夏(姜制) 赤苓 石膏( ) 陈皮 生甘草 竹茹引用生姜,水煎服。

  升麻泽泻汤

  赤苓 猪苓 泽泻 甘草 滑石 升麻用引灯芯,水煎服。

  黄芩芍药汤

  黄芩 黄连 当归 白芍 升麻 甘草 生地 木通 枳壳或加大黄。水煎服。

  羌活散

  羌活 防风 川芎 前胡 枳壳 桔梗 薄荷 甘草引用生姜,水煎服。加连翘、蝉蜕、茯苓,名加味羌活散。

  消毒饮

  荆芥 防风 桔梗 枳壳 牛蒡子 升麻 苏叶 甘草 石膏引用生姜,水煎服。

  本方去枳壳、桔梗、苏叶、石膏,加连翘、赤芍、山楂,名加减消毒饮。

  养营汤

  人参 当归 赤芍 红花 甘草水煎服。

  羌防内托散

  羌活 防风 葛根 桔梗 楂肉 地骨皮 蝉蜕 僵蚕 连翘 甘草引用姜、枣,水煎服。

  清热黄芩汤

  黄芩 赤芍 木通 防风 葛根 桔梗 楂肉 元参 连翘 蝉蜕 僵蚕 花粉 石膏 地骨皮引用灯芯,水煎服。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黑山栀水煎服。

  滋阴凉血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葛根 牛蒡子 黄芩 连翘 红花水煎服。

  大青汤

  大青草 元参 桔梗 石膏 知母 人中黄 栀子仁 木通 升麻水煎服。

  元参解毒汤

  元参 甘草 桔梗 山栀 黄芩 葛根 荆芥 生地水煎服。

  柴连解毒汤

  柴胡 黄芩 黄连 元参 知母 贝母 防风 赤芍 连翘 牛蒡子 陈皮 甘草水煎服。

  化斑汤

  人参 知母 石膏 牛蒡子 连翘 升麻 地骨皮 竹叶 甘草 粳米水煎服。

  人参白虎汤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水煎服。去人参即白虎汤。

  疏风解毒饮

  荆芥 牛蒡子 丹皮 元参 贝母 苏叶 黄连 甘草 麦冬水煎服。

  小柴胡汤

  人参 半夏 甘草 黄芩 柴胡引用生姜,水煎。

  黄芩橘皮汤

  黄芩 陈皮 干葛 杏仁 枳实 麻黄 浓朴 甘草水煎服。

  凉血解毒汤

  当归 生地 紫草 红花 丹皮 连翘 白芷 川连 甘草 桔梗引用灯芯,水煎服。

  小承气汤

  大黄 浓朴 枳实水煎服。

  却暑丹

  黄芩 甘草(各五钱) 朱砂(二钱)

  研末蜜丸,麦冬汤下。

  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水煎服。

  甘桔汤

  甘草 桔梗 连翘 元参 防风 牛蒡子水煎服。

  千金散

  黄柏(钱半,酒炒) 黄芩(二钱) 元参(五分) 硼砂(三分) 乳香(二分) 儿茶(四分)

  雄黄(五分)

  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吹之。

  玉锁匙

  硼砂(一钱) 朴硝(五分) 僵蚕(二条) 冰片(五厘)

  共为细末,用竹管吹之。

  荆防解毒汤

  荆芥 薄荷 黄连 防风 大青草 黄芩 犀角 人中黄 连翘 牛蒡子引用灯芯、芦根,水煎。

  四物汤

  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水煎服。

  柴胡四物汤

  即四物加人参 柴胡 淡竹叶 地骨皮 知母 黄芩 麦冬引用姜、枣,水煎。

  枣麦四物汤

  即四物加麦冬 枣仁 黄连 石菖蒲 淡竹叶 龙胆草 茯神 甘草引用灯芯,水煎。

  柴苓四物汤

  即四物加茯苓 黄芩 陈皮 甘草 柴胡 黑山栀 木通水煎服。

  芦荟肥儿丸

  芦荟 龙胆草 木香 蝉蜕 人参 胡黄连 川黄连 槟榔 芫荑 使君子肉 麦芽当归 连翘各制为末,猪胆汁丸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饮下。

  五苓散

  白朮 泽泻 茯苓 猪苓 官桂水煎服。本方除桂,即四苓散。本方加辰砂,即辰砂五苓散。

  凉膈散

  大黄 朴硝 黑山栀 连翘 黄芩 薄荷 甘草水煎服。

  辰砂益元散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辰砂(三分)

  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灯芯煎汤调服。

  连芍汤

  当归 白芍 黄芩 黄连 甘草 枳壳 葛根 陈皮 苍朮 乌梅水煎服。

  清肺饮

  知母 贝母 甘草 桔梗 杏仁 牛蒡子 石膏 马兜铃 粳米水煎服。

  麦冬清肺饮

  即前清肺饮加麦冬 连翘水煎服。

  紫苏清脾饮

  防风 柴胡 苏叶 浓朴 腹皮 当归 山楂 香附 神曲 麦芽 陈皮 甘草 砂仁水煎服。

  导赤散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淡竹叶水煎服。

  香连丸

  黄连(一两,吴茱萸一两水拌盖定,坐滚水内半日许,炒拣去萸) 广木香(三钱,不见火)

  同研末。醋糊丸。每服一钱,米饮汤化服。

  清金降火汤

  生地 当归 白芍 陈皮 栝蒌子 贝母 天冬 杏仁 甘草 石膏 黄连 黑山栀桑皮 茯苓 元参 苏梗 黄芩水煎,加姜汁、竹沥服。

  防风消毒饮

  荆芥 防风 牛蒡子 甘草 枳壳 桔梗 石膏 苏叶 百部 马兜铃 葶苈 桑皮水煎服。

  大连翘饮

  当归 赤芍 荆芥 防风 黑山栀 黄芩 柴胡 甘草 蝉蜕 淡竹叶水煎服。

  疏风散

  羌活 当归 白芍 连翘 升麻 苍朮 干葛 生地 柴胡 甘草水煎服。

  芎归饮

  升麻 干葛 蔓荆子 连翘 荆芥 防风 木贼 白蒺藜 石膏 白菊花 黄芩黄柏 黑山栀 甘草 灯心水煎服。

  猪苓泽泻散

  荆芥 防风 薄荷 连翘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朮 白芷 陈皮 桔梗 猪苓 泽泻水煎服。

  清胃散

  升麻 黄连 当归 生地 牡丹皮水煎服。

  胜金散

  青黛 明矾 雄黄 文蛤 皂荚 栀子 血余 冰片制为细末。瓷瓶收贮。

  文蛤散

  雄黄(五钱) 五倍子(二钱) 枯矾(八分) 麝香(五厘)

  共为末,用吹牙疳甚效。

  雄黄散

  雄黄(一钱) 黄柏(二分) 麝香(五厘)

  合为末,用治牙疳,先以艾煎汤,洗净搽之。

  芦荟黄连丸

  芦荟 龙胆草 黄连 五灵脂 使君子肉 人中白蒸饼为丸,开水下。

  熟附汤

  熟地 制附子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

  人参 制附子 白朮 炙甘草 炮黑干姜水煎冷服。

  六味丸

  熟地 丹皮 泽泻 山萸肉 山药 茯苓制末蜜丸,或照料煎服亦可。

  化毒清表汤

  葛根 薄荷 地骨皮 牛蒡子 荆芥 防风 黄芩 黄连 元参 知母 甘草 桔梗引生姜、灯草,水煎。

  柴胡清热饮

  生地 白芍 柴胡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知母 甘草引生姜、灯草,水煎。

  清金宁嗽汤

  前胡 桔梗 栝蒌仁 杏仁 川连 贝母 橘红 炙桑皮 甘草引生姜、红枣,水煎。

  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水煎服。

  清气化毒饮

  前胡 桔梗 栝蒌仁 杏仁 川连 黄芩 连翘 桑皮 元参 麦冬 甘草引芦根,水煎。

  如神定喘汤

  黄芩 川连 栀子仁 桔梗 花粉 赤苓 贝母 牛蒡子 栝蒌仁 杏仁 麦冬 生石膏水煎,冲竹沥一杯服。

  三黄石膏汤

  麻黄 石膏 淡豆豉 黄柏 黄连 栀子仁 黄芩水煎。

  七味安神丸

  川连 麦冬 当归 茯苓 甘草(各五钱) 朱砂(一两) 冰片(二分半)

  上为末,蒸饼,用 猪心血捣,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灯芯汤下。

  抱龙丸

  天竺黄 水飞辰砂 生甘草 炒枳壳 白茯神 姜炒胆星 白硼砂(各一两) 怀山药(二两) 琥珀(七钱) 沉香 雄黄(各五钱) 麝香(三分)

  蒸饼为丸,芡实大,金箔为衣,阴干收贮,薄荷汤下。

  孙氏洗肝散

  全蛇脱(一条) 马勃(一两) 皂角子(十四枚)

  共入瓷罐内,盐泥封固,烧存性,退火研末,白汤调下。

  通神散

  甘菊 绿豆皮 谷精草上等分为粗末,同柿饼用粟米泔慢火熬干,去药渣,食柿饼,不过十余个立效。

  发灰散

  取少壮无病患发,煮皂角水洗净,焙干填满新瓦罐内,用新瓦片盖定,盐泥封固,用炭火围罐之半, 一炷香,取出候冷,研极细末,吹入鼻中。或发灰二分,童便七分,酒三分调服,止血如神。

  加减凉膈散

  苦桔梗 山栀仁 黄芩 生甘草 元参 牛蒡子 薄荷 连翘 麦冬水煎服。

  儿茶散

  硼砂(二钱) 孩儿茶(五钱)

  共为细末,凉水一盏调服。

  加味平胃散

  升麻 防风 枳壳 葛根 南山楂 麦芽 苍朮 浓朴 陈皮 生甘草引生姜、灯芯,水煎。

  五君子煎

  人参 茯苓 白朮 炙草 炮姜水煎服。

  温胃饮

  人参 当归 扁豆 白朮 炙草 陈皮 干姜水煎服。

  胃关煎

  熟地 山药 扁豆 炙甘草 淡吴萸 白朮 炮姜水煎服。

  清热导滞汤

  当归 白芍 连翘 牛蒡子 小青皮 炒枳壳 黄芩 川连 山楂 浓朴 槟榔 甘草引生姜,水煎。

  三黄丸

  黄芩(酒炒) 川连(吴萸拌炒) 蒸大黄上各等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

  黄芩汤

  黄芩 黄连 当归 川芎 人参 木香 青皮 枳壳 槟榔 甘草水煎服。

  贞元饮

  熟地 当归 甘草水煎服。

  六气煎

  人参 黄 当归 肉桂 白朮 炙草水煎服。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麻疹备要方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