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切要 - (TXT全文下载)

米饮调服。

  以下之证以为为主。

  食积久而成疳,其症形瘦腹紧,时发潮热,羞见生人则哭。本方去芦荟、灵脂,加党参、黄 、焦术、茯苓、法夏、枳实、紫朴、炙草、神曲、麦芽、鳖甲、三棱各二钱。

  久泻不止,胃虚成疳,此疳泻也。本方去芦荟、莪术、灵脂,加白术、茯苓、肉蔻(去油)、诃子、条参各二钱。

  久痢不止,胃虚成疳,此疳痢也。本方去芦荟、莪术、青皮、灵脂、加诃子、肉蔻、建莲肉各三钱,合为丸。

  疟久不止,胃虚成疳,此必有癖,谓之疳疟。本方去芦荟、灵脂,加箭 、炙鳖甲、柴胡、半夏、神曲、三棱各一钱,党参五钱,和为丸。

  余则脑疳、脊疳、蛔疳、下奚疳、无辜疳,无外照经,虚实寒热,用药加减,谅其小儿元气浓薄用之可也。此证悉载《幼幼集成》。

  参苓白术散

  见泄泻门。

  肥儿丸

  治一切久病成疳,总归虚处,不可以前法治之,只宜以此久服,以补为消,无不愈者。

  条参 箭 焦术 茯苓 广皮 当归(各一两) 青皮 炙鳖甲 川连 木香 使君肉蟾蜍 炙草(各五分)上为细末,以山药四两,打糊为丸,量小儿大小,加减日日服之,米饮送下,病愈药止。

  一方小儿疳积,面黄饮水,久而不愈。可用鸡内金二张,蜗牛五个,焙干细末,以猪贴破开,将末药KT 上菜叶,包好火煨熟,与尔子食之自愈。根据法制食,真有神效。

  痫症门

  小儿痫症,多火痰,如脉滑沫出痰也。脉散腮红,火热肝经,其症之发不一,或眼目直斜,口噤流涎,或手足抽掣,腰曲脊强,或形如死状,或一二时方醒,宜服:

  导痰汤

  此方治五痫初起,轻者服之即安。

  雄黄 贝母 广皮 茯苓 桔梗 北细辛 菖蒲 栝楼 薄荷 虫蜕(去足) 天麻 郁金甘草(各三分) 竹沥、姜汁为引。

  小儿忽然昏迷抽掣,有力为实邪,肝痫是也。宜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 黄芩 栀仁 白芍 川芎 连翘 桔梗(各六分) 大便不通加熟军、胆草各五分,水煎服。

  小儿忽然昏迷,目赤,吐舌,饮水,为心痫是也。宜服:

  朱砂安神丸

  黄连(三分) 当归 生地 甘草(各一钱) 朱砂(三分) 共为末,米糊丸朱砂为衣。

  小儿昏迷,目直发热,面色光润,脾痫是也。宜服:

  导痰汤

  方见本门前。加紫苏、香附、苍术。

  小儿忽然昏迷,面白色,手足微动,肺痫是也。宜服:

  五味异功散

  人参 焦术 茯苓 甘草(等分) 水煎服。

  一小儿忽然昏迷,肢体如尸,口吐白沫,肾痫是也。宜用:

  六味地黄汤

  见咳血门。

  小儿忽然卒死,多属痰迷,以白矾、百草霜等分,开水冲合,灌之必苏。

  五痫外治法 耳后高骨间有紫青筋,用针挑破即醒。

  一方用竹沥、姜汁灌之。

  一方细辛、牙皂、巴豆为末,少许微吹鼻中即醒。

  一方用蒜捣汁,以茶匙挑入鼻中,三次即效。

  烦渴门

  小儿烦渴,有虚有实,逐一审视,看的方可用药。

  唇舌干燥,用生地、木通、竹叶、知母各八分,水煎服。

  唇舌黑色,用熟石膏、淡竹叶、麦冬、连翘各八分,灶心土引。

  口渴、小便闭涩,用猪苓、赤苓、泽泻、干葛、花粉各八分,水煎服。

  夜间渴甚,小便不已,用生地、泽泻、茯苓、山药、枣皮、麦冬各八分,五味子二分,水煎服。

  服清火药烦渴仍不止,当用干姜一钱、白芍一钱、党参二钱、甘草五分、附子一钱、乌梅二枚,水煎服。

  小儿体虚口渴,诸药不效,余用洋参二钱、麦冬三钱(去心)、五味三粒,水煎服。

  伤风发热、口渴,用炒栀、淡豆豉各一钱,水煎服。

  余治一小儿夏月泄泻后烦渴饮茶,小便不已,用熟地、枣皮、山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花粉、麦冬、五味,水煎服,四剂而愈。

  治小儿夏月泄泻烦渴,用黄连煎汤,调六一散服之即安。

  余治一小儿泄泻,神倦口渴,用白术、云苓、沙参、麦冬、甘草,水煎服。

  余治小儿泄后渴甚吐蛔,用花椒、附子、条参、白术、乌梅,水煎服之即止。

  小儿盗汗为阴虚,每于睡后满身有汗,宜用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之属,以养其阴。余之意,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加箭 、枣仁、桑叶为妙。

  小儿无端自汗为阳虚,宜用:四君子汤加五味、牡蛎,以养其阴。或用玉屏风散:生箭 (二钱) 防风(八分)一方五倍子一钱、枯矾五分,为末,掺小儿肚脐上,以能收汗。

  一方生地、浮麦各二钱,水煎服。

  腹胀门

  凡气胀水胀,用公鸡屎干一升,炒焦黄色,退去火毒,为末,以水三升,煎沸,用布滤过,每服一杯,调木香、槟榔细末五分。此治中满蛊毒,真奇方也。

  治食胀气胀,用莱菔子一两,细末,开水调滤汁,将汁水浸砂仁一两,浸一宿,将砂仁炒干,又浸,共浸七次,将砂仁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脾虚门

  凡小儿脾虚,饮食减少,面黄肌瘦,易致伤食、腹胀、泄泻等症。

  枳术丸

  治小儿并无外感风热,脾虚能补,有积能消。久服饮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皆除。

  焦术(四两) 枳壳(一两) 蜂蜜(五两)上为细末,炼蜂蜜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饮化开服之。

  凡小儿脾胃不强,饮食减少,中气虚弱,面黄肌瘦,有白虫者,或易伤食,并无外症,余常用八仙糕治之:条参 茯苓 建莲(去心) 芡实 苡仁 扁豆(炒) 榧子(去壳) 谷芽(各一两)同炒黄,共为末,加白糖半斤,每服开水调下二钱。

  一方参苓白术散 见泄泻门。有虫积者,加使君肉、鹤虱,虫重者加芜荑、雷丸;食积者,加焦楂炒黄、鸡内金,重者加谷虫、枳壳,谅小儿气体虚实加之;血虚加熟地黄、当归,此加入八仙糕亦可。

  千金肥儿饼

  婴儿常缺乳,饮食不消停。脾胃一伤损,吐泻两相并。痰嗽加吭喘,热积致疳惊。面黄肌瘦削,腹胀肚青筋。赤子焦啼哭,慈母苦伤情。吾心怀幼切,家莲子茯苓,芡实怀山药,扁豆薏苡仁,以上各四两。神曲麦芽陈,条参使君子,山楂炙草存,六味各二两,古糯米二升。药米均为末,布裹甑内蒸。白糖一斤半,调和饼即成。每食二三饼,诸病即安宁。肥儿王道药,价可拟千金。

  幼科预宜修制应用诸方

  消风丸

  凡疏通腠理,清解表邪,启发皮毛,流利经络,病之初起用之。

  苏荷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荆芥 川芎 南星 细辛(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一颗,每服一丸,薄荷汤化开服,热重竹叶汤化服,水叠成丸尤良。

  金粟丹

  凡开关通窍,下气利痰,醒昏定痉,一切危急者用之。

  九制胆南星(二两) 天麻(一两) 白附(一两) 全蝎(一两,去头足,酒炙晒干) 乳香(一两) 赭石(一两,火 、醋淬七次) 僵虫(一两) 赤金箔(五十张) 麝香(二分) 桃花片(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姜汤化开服之。此方比抱龙、金液、保命、至宝、定命等方功强十倍。惟有虚寒之痰,无根之气,绝脱之症,切不可用。

  沆瀣丹

  治小儿一切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疮、重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便赤、大便闭结、麻疹、 瘰、游风、癣疥、流丹、瘾疹、痰食、风热、 腮、面肿、十种火丹、诸般风搐、及大人头面三焦风热等症。

  川芎(酒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大黄(酒炒,各九钱) 牵牛 苏荷 滑石 连翘 槟榔荆芥 赤芍 枳壳(各六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小,儿服一二丸,茶汤送下,乳母忌腻煎炒热物,大人一切风热,可服三五十丸,惟有虚寒面赤唇白水泻,阴症畏寒,喜热物者,切勿服此。

  三仙丹

  治小儿纵口,食物过多,有形之物,填塞肠胃;不能转运传达,脾气抑郁,所以发热不退,眼闭难开,人事昏沉,四肢瘫软,俨若虚极之象。古人谓大实如羸状,即此是也。昧者以为虚证而峻补之,或疑为惊风而镇坠之,百无一救。速以此丸同沆瀣丹同服,待其下后人事即清。余救治既多,剖心以苦,如痢疾误用涩药,闭其湿热,比食物有形之塞,始有甚焉。速宜下之,不下必死。

  五灵脂(二两) 广木香(五钱) 巴豆仁(四十粒) 将嫩皮纸包巴豆仁,水湿入慢火中煨熟,取另以绵纸包之,缓缓捶之去油,其纸湿,另换,以成白霜为度。一法:研细,置新瓦晒之,换瓦三次,其油亦净。将前药同研细末,醋面糊丸,如绿豆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七九丸。量小儿加减,合沆瀣丹一二丸同研,茶清调下,待其下后病愈,此起死回生之药,勿以常方视之。无积气虚者,切勿服之。

  泻青丸

  凡退热平肝,清表里,定痉搐,解烦躁热,表里两急者用。方见惊风门。

  理中丸 凡脾虚中寒,面青腹痛,寒呕寒泻,四肢厥冷,一切里寒者用。方见伤暑门,加增分两,炒研炼蜜为丸。

  逐寒荡惊汤

  凡小儿慢惊,腹痛,厥冷呕吐,一切里寒,皆可用。惟火证唇红舌燥,喜饮冷水者,切勿服此。方见惊风门。

  寸金丹

  治小儿食滞感冒,无不应验,价廉而功大也。方见伤食门。外用钩藤一两,苏荷一两,煎浓去渣,作酒水丸,重五分,姜汤下。

  神应丸

  治小儿脾虚呕泻等症。

  藿香 砂仁(炒) 茯苓 赤苓 炙草 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老米糊为丸。

  和中丸

  治小儿脾虚,吐泻伤食,腹痛痰嗽等症。

  焦术(二两) 扁豆(炒) 茯苓 砂仁 半夏(各一两) 枳壳 神曲 麦芽(炒) 香附 条参 广皮虫谷(各一两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

  以上十方,皆立预为修制,以便备用。

  头部门

  清热散

  治小儿一切热疮如神。

  鸡蛋(五个,取黄用) 乱发(如蛋大,一团) 和铜铫中熬之少顷,液出如油,侧出又熬,取尽为度,候冷以苦参细末调油搽之。

  三妙散

  治小儿头面疮秃。

  松香 枯矾(各三钱) 黄丹(一钱)为末,调麻油搽之。

  三黄散

  治小儿头面一切热疮肥疮,并耳根湿烂。

  黄芩 黄柏 黄连 扫粉(各一钱)上为细末 调淡猪油搽之。

  头上白秃 用白头翁为末,调陈蜡油搽顶,先剃头,以川椒白矾煎水洗净。

  一方用大碗一个,以好构纸封于碗口上,贴紧,上磊谷糠壳于纸上,加小炭火于糠上,扇燃,谅将近纸,即将糠壳去之,取纸,碗中之液如清油者,搽之即效。

  天 湿疮,用:天苞叶捣水,搽之即好。

  一方柿油搽之,并搽蛇串疮。

  一方用土子末,细茶搽之。

  头上疮疖 初起用铁灯台,一名金线重搂,又曰七叶一枝花,用醋磨搽之。

  头疮朽烂方

  海螵蛸 胡椒 扫粉 细末搽之。

  鼻疳,小儿鼻疳蚀烂,用:胆矾烧候烟尽,研末掺之。

  一方芝麻捣烂敷之。

  鼻中生疮方

  玄参研末,涂之,或以水浸软,塞入鼻内。

  鼻流清涕,或黄水,点滴不已,方用:白芷(八钱) 苍耳(炒) 辛荑(各三钱) 苏荷(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淡葱汤或丝瓜藤煎水调服。

  小儿鼻血不止方

  一方用小儿胎发烧灰吹之。

  一方旧毡帽烧灰吹之。

  一方白及捣烂,水调敷鼻梁上,煎汤亦可。

  一方生地、山栀仁水煎服。

  一方大蒜捣如泥,左鼻出血,涂右足心;右鼻出血,涂左足心,两鼻皆出,涂于两足即止。

  一方左鼻流血,将右手中指用麻线扎紧,或手紧捻中指片时;右鼻流血,左手一然即效。

  火眼初起,用黄连蒸人乳点之。内服:羌活 西风 荆芥 蝉衣 黄芩 生地 白芍 木贼 蒺藜 甘草(各一钱) 车前草引。

  小儿雀目

  石决明(炒) 夜明砂(各一钱) 猪肝(二两) 蒸汤服。

  小儿眼肿红烂

  乌梅(一粒) 古钱(八文) 五倍子(二钱) 皮硝(一钱) 蝉衣(二钱) 苦参(一钱) 煎水洗内服。

  苏荷 赤芍 熟军 白菊 桑皮 桔梗 黄芩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小儿耳痛

  一方黄柏浸水滴入耳内,一方郁金浸水滴之。

  一方蛇蜕烧灰吹之,一方虎耳草加盐少许捣汁滴之。

  一方芭蕉树用竹筒斜插,次早取下,筒内之汁滴之。

  耳中出血

  一方龙骨细末吹之,一方胭脂烧灰吹之。

  耳中停脓血

  海螵蛸 枯矾 甘草(各一钱) 银朱(三分) 红绫(三寸烧灰) 寸香(一厘) 洋片(二分) 胭脂(寸大,烧存)上为末,先用白纸条入耳拭净脓血,然后吹之。

  一方什仿烟灰寸香少许吹之。

  耳根红肿

  南星 花粉 白芷 赤芍 姜黄(各一钱) 青黛 牙皂(各五分)上为末,鸡蛋调匀,敷之。

  一方锻石水调桐油各半敷之。

  绣耳疮

  扫粉 海螵蛸 黄丹(各一钱) 洋片(三分)上为细末,麻油调之。

  口生热疮

  洋参(一钱) 硼砂(七分) 秋石(五分) 为细末吹之。

  一方新鲜鹅屎布包,滤水搽之。

  一方陀僧为末,调醋搽足心内,亦效。

  牙疳

  枯矾(五分) 冰片(二分) 寸香(五厘) 研末抹患处三次即愈。

  六仙散

  治小儿大人走马牙疳。

  青黛 黄柏 苏荷(各五分) 人中白 儿茶(各一钱) 洋片(一分)上研细末,先用青布洗去白膜,方用芦管吹于患处立效。

  牙床肿痛

  花粉 石膏 生地 连翘 苏荷 甘草 黄芩 西风(各一钱) 水煎服。

  牙痛

  生地 石膏 防风 丹皮 蒺藜 荆芥(各二钱) 水煎服。

  舌痛

  茯苓 麦冬去心 连翘 栀子 黄芩 泽泻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喉痛

  桔梗 甘草 玄参 牛膝 西风 僵虫 水煎服。

  喉生双蛾

  牛黄(一厘) 寸香(一厘) 熊胆(一厘) 枯矾(三厘) 细末吹之。

  一方土牛膝煎水服之。一方白矾、皂角刺烧灰,细末吹之。

  一方鹅之喉管烧灰吹之。一方人之指甲刮灰吹之,破即愈。

  一方青鱼胆绿豆粉浸干,加洋片细末吹之。

  一方燕窝土 雄黄(另研) 鸡拍翅 凤尾草(各等分) 共捣烂,酒醋调敷于喉外两旁,其效如神。

  咽喉肿痛

  射干根 山豆根 细末吹之。

  天蛇头 生指头上起一白泡,或生指甲旁,俗名指边风,痛不可忍,速用明雄一钱,细末,入猪苦胆中,套入指上,丝线扎紧。

  一方蟾酥五分、寸香五分、明雄一钱、熊胆二分。共为细末,调蛋清敷之。

  心胃门

  胃气疼痛

  香附 良姜(各二钱) 水煎服。

  必效散 治心胃肿痛。

  灵脂 延胡索 枳壳 广皮(各一钱) 丁香 檀香(各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五分。

  心腹气痛

  荔枝(炒) 木香各七钱,不过火,为细末,每服七分。

  肿症门

  小儿肿症多属风肿,食肿者体实,得汗自解。食肿者,消之即愈;致于虚肿者,补之。

  水肿者,消之。诸方开于下,用者谅小儿虚实加减用之可也。

  看肿症法:上肿下消,皮肤麻闭,当发汗,宜越婢汤;肿症以手指掐起,迟者水肿也,当服五皮饮;体虚二便皆清者,宜服金匮肾气汤。肿症以手指掐,随手起者,宜服木香流气饮;肿症下肿上消,乃元气下陷,当升提,宜服补中益气汤;因食积肿痛,宜消导,当服香平散。

  越婢汤

  治风肿感冒初起体实者,得汗自愈。

  麻黄(去节,一钱) 石膏(三钱) 甘草(五分) 生姜汁(引) 如面白浮肿,小便利者,加白术(三钱)。

  五皮饮

  姜皮 苓皮 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水煎服。

  香平散

  香附(炒为末) 牵牛(炒为末) 三棱 苍术 陈皮 浓朴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芍桂枝汤

  治发热汗出,四肢浮肿。

  桂枝 白芍(各三钱) 黄 (蜜炙,五分) 水煎服。

  防己茯苓汤

  治身肿水气在皮肤。

  防己 蜜 肉桂(各一钱) 赤苓(三钱) 甘草(一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

  补中益气汤

  治体虚冒风,发肿,升清降浊。

  黄 当归(各二钱) 陈皮 升麻(各八分) 人参(二钱) 柴胡(蜜炙,一钱) 甘草 桂枝(各八分) 防风 木通 木瓜(各一钱) 姜皮引。

  金匮肾气丸

  治肾肿症。

  熟地(二两) 白苓(一两五钱) 牛膝 肉桂 泽泻 车前 枣皮 怀山药 丹皮(各五钱) 附子(三钱) 炼蜜为丸。

  一方葫芦、牵牛煎水服,一方土狗焙干为末,冲酒服。

  一方鲤鱼入蒜满腹煮服,大小便齐通后用健脾丸服之。

  膀胱门

  小儿膀胱气痛肾坠,看外肾之坚软。坚结气痛者,破之;肾之松散下坠者,补之。小便清,得热手按之便减者,温之即愈,方用盐青果一个,烧灰存性,褐子毛即羽毛,哔叽方寸,烧过细,开水兑酒服。

  一方旧酒葫芦煎水服即收。

  马蔺散

  治小儿疝气偏坠,坚硬痛极。

  马兰花 橘核(各二钱) 青盐(五分) 莪术 川楝子 青皮 枳壳(各一钱) 木香 粉甘草(各八分) 荔枝核(五个,烧) 八角茴(五分,引)

  补中益气汤

  治肾气虚坠,方见咳嗽门。

  温疝丸

  治疝气寒痛,偏坠等症。

  故纸 胡芦巴 橘核(炒) 小茴 安桂 延胡索(炒。各一钱)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二钱,开水下。

  小便门

  小儿小便不利,皆因肝经有热,则小便赤甚肿痛,宜用:

  八正散

  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

  车前子 熟军 瞿麦 蓄 木通 栀子 甘草 滑石(各一钱)水煎服。若小便肿者,用蚯蚓泥涂之即消。轻者用:马鞭梢,车前草(等分) 煎水服。

  一方石苇水灯芯煎水服,如服寒凉药不应者,用补气药;阴不足者,用补阴滋水药即效

  淋症门

  有火淋、湿淋、虚淋之别。火淋者,宜服:

  五苓散

  膀胱有热,小便不通,淋沥不出,作痛尿血皆治。

  赤苓 生地 泽泻 条芩 甘草 当归 木通 赤芍 前仁 滑石 山栀(各一钱) 水煎服。

  如痛甚者,加大黄、海金砂。一方蚯蚓泥、滑石、甘草,泡水澄清饮之。

  胃苓丸

  治小儿小便初出黄色,少顷变为米泔汁者,谓之尿白,伤脾所致,久则成疳。

  苍术 浓朴 广皮 白术 云苓 猪苓 泽泻 甘草(各一钱。炙) 上青桂(五分) 水煎服

  二术通淋饮

  治小儿湿淋,脾虚受湿,小便如米汁者。

  焦术 苍术 云苓 泽泻 黄芩 连翘 木通 甘草(各一钱)车前草为引煎服。

  固肾保平煎

  治虚淋。

  芡实(三钱) 牡蛎( ) 龙骨( ) 蒲草根(各一钱)上水煎,去渣,用猪腰子一个切片,将药水煮熟服之。

  小便血用鸡屎尖白如粉者炒焦,为末,酒调,空心服下五分。

  尿血乌梅烧灰存性,为末,米泔调下一钱。

  大便门

  小儿大便不利,多由饮食热物风热结于便,以保和丸加枳壳、大黄微利之。若是血虚,平素难便者,宜服润肠丸。

  保和丸

  治饮食停滞,胸膈痞闷,腹胀等症。

  神曲 广皮 法夏 云苓 山楂 连翘 莱菔子,为末炼蜜为丸。

  润肠丸

  治老人、虚人、小儿、男、妇人大便闭结。

  火麻仁(八钱) 杏仁 郁李仁(各四钱) 当归(一两) 枳壳 金井胶家苏子 莱菔子(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一二钱,量人加减,白汤送下。

  脱肛门

  《难经》云:出者为虚。肛门之脱,非虚如何。况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脏蕴热则闭,虚则脱。须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升举与补之,不可用坠气之药。

  补中益气汤

  方见咳嗽门。

  脱肛,不红不痛,是气血两虚,本方加粟壳、伏龙肝各一钱。

  脱肛赤肿有痛,宜凉血去风,本方加羌活、防风、白芍。

  脱肛里急后重,有脓血者,本方加木香、乌梅。

  脱肛大肠热甚,肛门赤痛,宜服:

  升麻汤

  升麻 白芍 甘草 羌活 黄芩 黄连 西风肛门作痒,腹中有虫,内服花椒、乌梅、使君子、槟榔等药,葱白为引,外朴硝煎汤洗之。

  脱肛,以鳖头烧灰研细,以麻油调匀涂之,外用尿泡桐叶托进。

  小儿脱肛,用陈壁土、地瓜根煎水温洗,用菜叶抬手托进,帕子兜起,大裹脚从屁凹勒住,负于大人背上;外用蓖麻叶捣烂,包小儿囟门,一时即收。内服:黄芩 连翘 升麻 西风 桔梗 甘草(各一钱) 车前为引。

  大便粪前见血者为近血,盖自大便出也,宜服:

  黄连解毒汤

  黄连(五分) 黄柏 条芩 栀仁(各一钱) 灯芯为引,水煎热服。

  粪后见血者为远血,从胃脘小肠出也。清胃汤止之,久不止者,补中益气汤加黄连。

  清胃汤

  黑栀子 生地 丹皮 当归(各一钱) 川连(五分)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方见咳嗽门。

  泻血 用乱头发、鸡冠花、侧柏叶,俱烧灰存性,为末,酒冲服一钱。

  又方霜后干丝瓜烧灰为末,空心酒服一钱。

  足肿门

  小儿足肿,用手按之成坑迟起者,水肿也。随按随起者,气肿也。形色虚弱,关纹青淡,眼光散大者,主肾虚方,各方附下。

  治水肿方

  防己 黄 赤苓 丑牛(各一钱) 肉桂(五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气肿方

  防己 箭 升麻 当归 焦术 炙草(各一钱) 水煎服。

  治肾虚肿方

  熟地(五钱) 泽泻 云苓 枣皮 怀山药(各二钱) 牛膝 附片(各一钱) 甘草(八分) 水煎服。

  治鹤膝风方

  虎胫骨 石栏藤 箭杆风 当归 防己 酒煎服。

  足上湿气 石菖蒲、箭杆风、姜葱共捣如泥,敷上即效。

  足上冻 洗方

  用桐子叶或茄子根,煎水洗之。

  足上湿烂方

  用水龙骨 为末掺之,即旧船底下练子灰。

  足上绣烂 枯矾、甘石、扫粉、胡粉,细末掺之。

  救急门

  烫火伤者,切勿以冷水洗之,恐热气入心。外沾生水,亦易溃烂。仓忙无药,即用盐酱掺之。

  一方煤炭细末,调油搽之。一方锻石澄水,调桐油搽之。

  一方丝瓜皮焙干为末,调油搽之。一方夏枯草焙干为末,调油搽之。

  一方七里香叶晒干研细末,调油搽之。一方桐子花焙干为末,调油搽之。

  一方鳖甲烧过,存性细末加洋片、寸香,研细调麻油搽之。

  一方冬日收烂橘柑或老黄瓜,用罐盛之,自化成水搽之,皆有奇效。伤重者,恐火毒攻心。内服方:箭 当归(各三钱) 西风 云苓 荆芥 黄芩 泽泻 大黄 甘草(各二钱) 水煎服。

  刀伤出血,用锅烟墨搽之。一方用生姜嚼烂敷之。一方破毡帽烧灰掺之。一方白蜘蛛网缠之。一方古锻石同韭菜捣成饼阴干,刮下掺之。

  跌伤未出血者,用手揉散瘀血,外用七里香叶嚼烂敷之。一方泽兰叶贴之。

  跌伤已出血者,用刀伤药掺之,甚重用红花、大黄、血竭细末掺之,久溃则用玉红膏贴之。

  疯犬撕衣中毒。

  一方红豆子根皮为末,米汁调下五分。

  一方牛蒡子根一两,煎水去渣,煮米粥一碗,服之即效。

  一方黄瓜草,此草生在岩下阴湿处,如嫩萝卜叶,揉烂有黄瓜气即是,用十余兜捣烂,冲米汁服之。一方韭菜捣汁,每服一酒杯,七日一次,服七次即效。一方虎头骨细末调麻油服之,皆有神效。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幼科切要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