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 (TXT全文下载)

自往伏。诤陈胜无害。相不正圆明。故与佛非等。既一切时无有损害。发心菩萨所得守护。倍胜轮王所有守护。
  胜故无尽故等者。谓显大乘超余二乘。故以初句标显二义。欲显初句胜无尽义。故以后句而重释之。由能摄益他诸有情。是故大乘名为最胜。由虽涅槃利他不息。是故大乘复名无尽。
  三千大千世界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初渐起时者。此三千界初渐起时。如俱舍论第十一二及显宗论第十六七颂及长行广释其相。今恐文繁但举其颂。就中更以取要而言。欲令学者易知解故。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于此金轮上。乃有九大山。苏迷卢处中。余八而围绕。于大洲等外。有铁轮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余八半半下。广皆等高量。山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最初广八万。四边各三倍。余六半半狭。第八名为外。三洛叉二万。四千二百余。于中大洲相。南赡部如车。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东毗提诃洲。其相如半月。三边如赡部。东边三百半。西瞿陀尼洲。其相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围山三倍。北俱卢畟方。面各二千等。中洲复有八。四洲边各二。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各住彼四方。余八寒地狱。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雨际第二月。后九夜渐增。寒第四亦然。夜减昼翻此。昼夜增腊缚。行南北路时。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逾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逾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喜。妙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千。东北圆生树。西南善法堂。此上有色天。住持空宫殿。如彼去下量。去上数亦然。离通力依他。下无升见上。更有文义恐繁不录。此等皆是渐起相也。
  当知便为二十五有等者。二十五有而作颂曰。四洲四恶趣。六欲大梵天。无想及净居。四禅四空处。是二十五有。随开合应知。问。如三灾起不及四禅。修渐成住岂能荷负。况能荷负无色界耶。答。以若无下欲色二界。谁修彼定生彼天中。故约展转亦能荷负。
  愿者所习等者。愿是菩萨本所修行。故十度中而有愿度。誓即是愿赞助之缘。以誓助愿愿方成故。或由愿乐方能修行。故愿即是行之本矣。后以誓助行得增长。故誓于行为助缘矣。
  发心菩萨住干慧地者。即十住位慧多定少。慧少定水名之干慧。
  了第一义得正法智者。正法智者即正体智。法者即是自体之义。
  行一切种菩萨正行者。即行一切种种菩萨所行之也。
  无倒加行皆不唐捐者。所修六度名曰加行。行不求报即名无倒。行无倒行皆于佛果为胜因力无虚弃也。
  一能坚固其心者。由立誓故恐有违犯招现当恶。故行愿心得坚固也。
  能破五盖者。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者疑盖。覆蔽其心不得显了。障诸善品令其不转。故此五种而立盖名。由誓持心除此五种。是故名为破五盖也。遮放逸等准而说之。
  观一切法如真实等者。一切法谓善不善等。称真实性皆无二相。顺真实性起于观智。观不善等不起二见。初起观智名之为受。后无间妄故谓之持。故言随顺受持等也。
  若我悭吝心悔等者。我则欺诳十方等文。两处用之。谓我悭吝乃至起于二见相者。便不能起六波罗蜜。我即欺诳十方佛也。设我能修六波罗蜜。若以施戒忍进禅智求净报者。我亦欺诳十方佛也。
  即是趣向一切智门等者。如无门户路拥莫通。无善知识不入真道。故善智识是趣智门。
  趣向一切智炬等者。如因执炬光发十方。赖善知识智分十力。故善知识为智炬也。
  趣向一切智潮等者。如因潮泛枯涸水盈。蒙善友摄受慈波演溢。故善知识为智海潮。
  于善知识生同己心等者。精勤修行辨一切智。是我己事。由善知识而能得之。故善知识无异己也。
  生清净自业果心等者。谓即是我清净业果。如须果实必植根灾。与我成根故是我果。
  普贤菩萨所有行愿者。我发心时一切众生同我发心。我修行时同我修行。我成正觉等成正觉。心愿既尔。智见亦然。不见一人不发心者。不行行者不成佛者。即是名为行普贤行也。
  于善知识生福智海心等者。谓善知识是我福德智慧之海。如诸珍宝积集海中。一切白法集福智海。既由因善根诸愿方满。既能令我积集白法。故与我作福智海也。
  生具一切善根等者。由因善根诸愿方满。既善知识令我愿满。故知具足诸善根也。
  天地别乎行潦者。天地即是大海异名。如言南溟北溟浡澥等。行潦乃是流水名也。以水流处小而且浅。与海异也。
  及福智二十波罗蜜者。谓显十度皆有福德智慧二性。此义即约前引于后。后净前说以约别相。前五福德后五智慧。若约引净通相而说。皆具福知。
  即如来等尽无生智等者。等即等阿罗汉辟支。唯无学位所得智故。尽无生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释此二智通别不同。若依俱舍通约四谛。谓此是苦集灭道我尽知断证修。所得后智名为尽智。复于四谛起如是相。谓我已知断证修更不知断证修。所起后智名无生智。若依杂集。别依苦集因尽所得智名为尽智。谓此位中永断集因令无有余。所得之智名为尽故。果断所得智名为无生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必竟不生。所境之智名无生故。皆能照境穷其根源。故此二智名为觉也。
  集起名心者。若随相增属第八识。集诸法种起诸法故。通而言之亦在七识。采集诸业起诸种故。故所积集而为心义。
  轨持称法者。轨为轨则是法则义。持谓任持是法体义。具此二义故名为法。
  足者彼因体即缘定等者。如对法论第十卷云。神足自体者。谓三摩地。由已成满三摩地力。发起种种神变等事。
  此四非足足之因也者。即杂集论又作是说。神足助伴者。谓欲勤心观。由欲引心起猛利爱方便证触心一境性。由勤励心于初中后长时证触心一境性。由定持心于内寂静速能证触心一境性。由观策心得定依法练心速证心一境性。故此四种为神足因。若尔四中心非是定。不可定与定为因故。答。虽俱是定。初后有别。神足定者心一境性。即三摩地已来满位。心之定者持心为义。即是心一境性加行。故为定因理无失也。
  能深忍乐清净等者。忍谓忍可。即是信因。由因忍可方生信故。乐谓乐欲。即是信果。由因有信方乐欲故。性自证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清净性名之为信。
  念支觉法所依止者。由依系念令诸善法皆不妄失有觉智故。
  精进是觉出离支故者。谓由精进增胜势力能令觉智到所到故。
  喜是觉法利益支者。由此势力令身调适喜乐发生胜觉智故。
  是以自体及余等者。犹如四智般若义等。其中虽有非是智者。相从义故亦名智等。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粗重为因能生诸染者。粗重有二。一二障种。故唯识论云。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二谓障种。所引身中无堪任性。与五蕴法不一不异。而离五蕴无别自性。若无此者身必细轻。违细轻故亦名粗重。故唯识云。或二所起无堪任性。今于此中说后非前。有粗重故能生过染。故瑜伽云。有过患义是粗性义。过患增多性故名为粗。不安稳性以为粗重性。是故粗重能生染也。
  轻安近能治此等者。有轻安故便离粗重。离粗重故于善堪能。堪任善故不生诸染。故轻安是无染因也。
  由依定故方能离染等者。谓要依定方发轻安而离诸染。故说定是离染依也。
  舍除障法等者。由舍远离沉掉爱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
  无漏身语离五邪求者。观诸星像。耕垦营农。通致使命。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以此五种邪求活命。如次名为仰口.下口.方口.维口开口食也。
  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者。自相续者即谓自体。若言自身则不通心等。故以相续言显总包也。言身等者。谓即等取受心法也。观自身境以修不净对治之观。观自受境以修非乐对治之行。余二准知。
  以无常等行相思惟等者。谓即等取非乐非我非净三种。行相即是见解义也。
  以无所得行相思惟等者。谓观自他身无身相。而不见有净与不净。而修对治身妄念也。受及心法亦如是说。
  于现法中得身等者。谓修行时于现生中远离一切烦恼粗重。便得自身适悦乐也。现法即是现生义故。
  常乐宣说可意等者。等即等取谛语法语引义利语。诸如是等一切爱语略有三种。
  命进问安者。瑜伽论中先明问安后方命进。故彼文云。或问安稳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或命前进善来。据实道理先合命进后方问安。瑜伽及乃据西方语故。
  圆满殊胜微妙法教者。瑜伽但有圆满法教。此中更加殊胜微妙。依于上下别文而说。字义具足故名圆满。令得出离故言殊胜。能契真理故谓微妙。此则通谓三乘教也。
  但化彼行何假身同等者。此问意者。菩萨所化通乎三乘。但可说法化二乘人。岂要同行二乘行也。不尔便是和光同尘。便与涅槃经文违背。答之意云。菩萨为化他令行故。纵二乘行亦须示行。自嫌不行人不学故。故法花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虽少欲知足而实净佛道。涅槃但和其光而不同尘。此义故不乖于理也。
  若于是义于是等者。义谓境义即是起行。所依道理境界之处。如修念佛三昧之行。必有所依佛功德境。故境即是起行之处。善根乃是所起之行。
  能离不善防护受持等者。能离不善谓即是戒。此能防护诸恶不善。于此防护诸恶不善。净戒法中常受持也。七众谓即近圆男近圆女正学众求寂女近事男近事女。若兼近住即为八众。以非常时但日夜戒。是故经论但言七众。
  一切佛法为摄善法戒者。谓正修习力无畏等一切佛法但是所修所学佛法皆此摄也。
  若修诸行发起勇捍者。唯识论云。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捍表精淳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
  而能安住现法等者。若欲安住现身轻安调畅之乐而所入者。此即名为安住静虑。若欲引发六神通故而所入者。此即名为引发静虑。若欲成辨利有情事而所入者。如是即名辨事静虑。
  波罗蜜多相违事者。谓与六度所相违法。于喜乐欲财富自在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当知即是施相违事。于随所乐纵身口意见功德利。是戒相违。于他轻蔑不堪忍中见功德利。是忍相违。于不勤修著欲乐中见功德利。是进相违。于处愦陋世杂乱行见功德利。是定相违。于见闻觉知诸言说戏论见功德利。是慧相违。
  波罗蜜多果异熟者。即是六度所得果报。如下胜德果利中说。此通因中所得果报。是故名为诸果异熟。若在果位是无漏善。则不得称为异熟故。此义如下菩提中说。
  无间杂染法等者。深密经云。何等名为间杂染法。略有四种。一无悲加行故。谓行行时于诸有情无拔济心。二不如理加行故。谓若修一波罗蜜时于余失坏。三不常加行故。谓于所修波罗蜜中多有间断。四不殷重加行故。谓修行时于前境界心生轻慢。离此四种。是名无间杂染法也。云何名为非方便行。谓但财施与生安乐。不行法施成胜利益。所以然者。非但与财名实饶益。唯处善法乃真益故。若离此事。是则名离非方便行。
  能裂悭吝贫穷等者。能裂现在悭吝之纲。引得广大福德资粮。能裂当来贫穷苦纲。引得广大财宝胜位。
  能息灭恶戒等者。息灭现在所有恶戒引得等持。息灭当来诸险恶趣引得善趣。
  能息灭忿怒等者。息灭现在所有忿怒。息灭当来所有怨仇。引得现当善住自在。
  能除遣一切见趣等者。言见趣者即五见也。见趣即是诸邪恶慧。既能除遣虚妄见趣。故于品类诸别异法。随其所知悉得真实。
  谓要行一切事业者。且如行施。于内外事一切种类皆能善舍。若持戒时。于遮性等诸戒种类悉能修持。忍辱等四准此应知。
  况当能得一切智智者。一切智者即正体智。复言智者即后得智。或是一切智人之智。是故得名一切智智。
  清净相者当知七种等者。第一不求令他知我是能修行六度行者。第四不于不行六度放逸之人毁而轻蔑。第五不于自所修行恃。而高举于防修事而生逸荡。第七不于能行之人嫉其所行悭所解法不相劝示。
  成就八法能净檀等者。不为自利而行名离为我。不求生死染报名离爱结。了施性空而无著名离无明。不背性而求觉名离彼我菩提相。不见福田非田等名离种种相见。不求报恩供养名离怖望。自行化他名曰离悭。他施而喜故言离嫉。其心平等犹若虚空不见彼此。即是能净真实智也。
  成就八法能净尸罗等者。菩提心者即三聚戒。忘菩提心即失净戒。求二乘地异求小果亦非护戒。取著于境障碍净心即失净戒。恃戒陵人是真破戒。不舍慈悲名不舍愿。不求当有名不依生。能胜利生名成大愿。戒净相者即第三四。非谓一切皆戒净相。
  成就八法成净羼提等者。心无所动名善净内。不悕他报名善净外。世俗三品名上中下法。了皆无碍名究竟无碍。住第一义名顺法性。心无量碍名无染著。无所推求名离诸见。不取诸境名断诸觉。无所希求名为舍愿。无所造作谓除诸行。
  成就八法能净毗梨耶等者。勤断诸恶故谓之精。勤修诸善说名为进。见恶可断非极能断。见善可修非极能进。曷可得为真精进乎。即前三种断恶精进。其后五种修善精进。若有断恶净三业相。非谓真实净除三业。今虽为净三业之恶。而了三业如影如响如幻相者。是即名为真净三业。下之五种修诸善品。既知诸法无有自性。何有具足诸波罗蜜。既觉诸法一真无碍。何有所照菩提分耶。既知诸法无念非念。何有所得陀罗尼法。是则名为真波罗蜜真菩提分真陀罗尼。余文易解。不烦解释。此总意云。既无所断。亦何所精。又无所修。于何而进。则无所精无所不精。亦无所进无所不进。是即名为真精进矣。
  成就八法能净禅等者。于中道者即是因也。言不依者无托缘也。依托阴等而修禅者。是有所得世间静虑。非谓真实出世间禅。心无所依与慧平等。是则名为清净禅矣。
  成就八法能净般若等者。诸法性空无善不善。断无所断生无所生。故虽断恶生善而无断常二见。有为无自性。皆从缘所生。缘亦无自性。一切皆无生。故虽观缘生而知无生也。一切字句能诠于法。既无所诠何有能诠。故云平等离言说也。无常苦法依有为观。有为既空。无常何有。即非常无常是真如法界而无所见。故寂静也。知善恶业招苦乐报。业无所造。既非能感。何有业果为所感耶。故能了知无业报也。表是所酬假名过去表是所引假名未来。对此前后立为现在。故名筹量三世之事。已灭未生中无所住。皆不可得。故知诸法无去来今。如是八法约俗有义而有分别。约真空义而无分别。既此真俗自体无差。观而不观。不观而观。照而无照。无照而照。是谓真实般若波罗蜜也。
  由布施故摄受等者。由行布施所有事业故常摄受一切资具施诸有情作饶益事。
  有味无味等者。谓在定中得三昧乐。于中耽著名为有味。故在散位无三昧乐即名无味 谓修施时禁防忍受者。禁其三业防杀盗等则有戒性。施内外财忍受诸苦则有忍性。余义易解。准而说之。
  若修戒时远离等者。谓起悭恚犯菩萨戒故。修戒时无悭恚故。则于戒中有施忍也。戒能止进。止进即勤。既离懈怠有精进也。一心持戒故无散动。具正信解故无邪见。无乱无邪故有定慧。
  修习所余亦如是说者。谓修忍时于苦堪耐。便能广舍内外财等。又无报怨便施无畏。既能忍故不造诸恶。故有戒性。既有堪能便无懈退。故有精进。一心谛察二空之理。便有定慧。精进遍能策励前后。故精进中有余五度。又由精进断恶修善能除六弊。故有六度。定慧二度准而说之。
  能得广大无尽可爱果者。然此三果具通依正体无限极故名广大。用无穷际谓之无尽。相无粗弊故名可爱。此通因果所得而说。是故说言诸果异熟。
  昔于众生起大悲等者。由行施时令彼获得命色力安无碍辨喜。故自果位得身最胜。能令见者生欢喜也。由修戒时普于一切无诸染为灭苦因。故获净身遍灭诸苦。由修忍时远离嗔怒心无分别离翳障故。色相圆满普施光明。由修精进于一切处勤行利益灭众生障。故于果位能分身等。由修定时身心寂静。见者欢喜而生善心。故于果位普欢喜等。由般若故能令自他离愚痴闇得智慧明。故于果位得舒光等。
  何果异熟当知六种等者。然准经论说五种果。与此六种而相摄者。先明五果。后显配摄。一异熟果。此有二种。一真异熟。即第八识。由善恶业之所招感正为三界总报体故。二异熟生。即意识中无记性者。不能招报。非正报体。但从异熟识引生故。合此二种为异熟果。二等流果。此有二种。一真等流。谓有无漏所有三性心心所法种及现行。刹那刹那前灭后生。前因似后故名为等。后果类前故谓之流。二假等流。谓善恶业所引同类好丑诸果。且如杀生得短命报。令他命短自命不长。果似于因名等流矣。实是增上。假名等流。合此二种名等流果。三离系果。此有二种。一由我空无漏智故。永断烦恼系缚障故。所显证得我空真如。二由法空无漏智故。永断所知系缚障故。所得法空真如之理。合此二种为离系果。四士用果。此亦二种。一法士用。谓诸假者士夫作用假诸作具而营造故。所辨稼穑工巧等果。二喻士用。不唯取于士夫作用。凡是因法而为作者。诸缘助法以为作具。诸所办果亦名士用。如世士夫有造作用而得果故。从喻为名。合此二种为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亦有二。一者有力。谓有为法即因于果有增上力。如因柱等而成屋等。即柱于舍有增上力。故屋望柱为增上果。二者无力。谓此于彼虽无胜力。但于彼法无障碍能。即此于彼为增上缘。故彼于此为增上果。合此二种为增上果。今此六度所得之果。不唯是初异熟果故。是故倒言果异熟也。于六果中。得大财富是增上果。往生善趣是异熟果。无怨坏等亦增上果。亦是相似等流果摄。第四五六皆增上果。亦是喻说士用果收。
  此通因中所得果者。显不唯是佛位果也。以佛非是趣生摄故。不用世间财富乐故。
  虽观身等四境无相等者。问。若未除障何假须修。复何故说能除四倒。答。且息四倒不起爱增染净之业。而未即能除彼能起二根本障。故懈怠等障未除也。
  谓诸菩萨先于等者。谓即资粮加行二位未能亲证二空真如。凡所修行依胜解力。是故名为胜行地。言胜解者决印为义。于所照解决定印持故名胜解。
  修奢摩他等者。奢摩他者此云止品。为欲令心息分别故。止诸境相所有相应心心所等总名为止。毗钵舍那此云观品。为欲令心明利现前不沉没故。观察境相所有心等总名为观。既非一法故皆言品。即是趣入心一境性。等持真空之方便也。
  能为三慧作助伴者。由前八种所有善法。能与闻慧而为助伴。第九思惟所有善法。能与思慧而为助伴。第十修习所有善品。能与修慧而为助伴。于其三聚诸善法中。由念思定力最胜故。而名思惟及修习等。
  法门一轨适绝等者。轨则也。适往也。踌躇疑路也。辙迹也。岐路也。履步也。此总意云。若法门唯遵一。则而往者无疑异道。今既教迹殊途。进步者焉能无惑。
  且夫阿含至教等者。谓阿含经摈斥我相但留于法相不亡。故知实有有无为法。般若经说一切有为真如涅槃皆如幻化。则有无为一切皆空。花严经说三界唯心。地论释云第一义心。明知许有法性真体。涅槃经说大般涅槃常乐我净四德无为。故知许有真实我相。
  有无纷乱人法等者。阿含说有。般若谈空。涅槃我人。花严心法。纷纭纠乱。人法交杂。驱疑惑迷生使无直道。幻失本居名为弱丧。既无定趣何路归方。
  若存乎法我等者。若如花严涅槃二经存乎法我。则外道教同于内宗。足可依据。若如般若触类皆空。修行之典徒欲修习。言日亲者。即谓佛教。依而修行日亲道故。未详本意。且述愚情。后有智者改而正也。
  鉾楯斯存物疑那遣者。上莫侯反。槊之类也。说文云。鉾长二丈建于兵车也。下食允反。栏[打-丁+監]之类。从日[打-丁+監]横日楯。此亦兵车栏障之类也。古人有卖二物于市。极夸语于人言。鉾利而楯坚。或有质曰。以子之鉾击子之楯如何。其人自知语违。遂默而无对。今此乖违亦存鉾楯之义也。未详所出。知者叙之。
  诸蕴自相者。色变现为相。受领纳为相。想取像为相。行造作为相。识了别为相。相者即是自体义。故杂集论中广以多门宣说蕴等。此别蕴自相也。
  生相灭相永断等者。未见本释。且叙一解。从缘起故名生即缘尽故名灭。因亡名永断。果丧名遍知。谓从烦恼而起诸业故。故有诸蕴。名蕴生相。若业烦恼因缘灭时。则诸蕴谢。名蕴灭相。既知苦蕴从业惑生。永断其因名永断相。由因断故遍知三界诸蕴不生。名遍知相。由修念住正断等故。而得永断遍知等智。故念住等未生令生生已等也。此等皆是二乘宗中有所得观。世尊昔于阿含经中而宣说也。彼时宣说诸蕴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所有诸相。皆说为有。至第二时说般若等。乃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一向相违。是何深意。
  余二准知者。依他不以自然而生。以无自然生性为第二无性。是故名为生无自性性。圆成不以我诸为性。以是二空胜义理故。即以胜义无我法性为第三无性。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然因我法二空所显等者。谓真如理乃是胜智所行境义。故名胜义。非是我法二执境义。故要我法二执空处。方显真如胜义。既因我法二执无性所显故。从能显二空为名。名为无性。若尔应言无性胜义。何故乃言胜义无性。答。胜义既因无性所显。胜义即无我法二性。是故得名胜义无性。
  成实依他而体非是三无性者。然三无性皆约遍计所执而说。相无自性约计所执当性无有体相而言。生无自性约依他上无计所执自然性说。胜义不约二性本体言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