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 (TXT全文下载)

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
(三二)估客偷金喻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如彼外道偷取佛法着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于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现。亦复如是。
(三三)斫树取果喻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返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三四)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惓。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三五)宝箧镜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着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嗔也。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着。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于宝箧。着我见者亦复如是。
(三六)破五通仙眼喻
  昔有一人。入山学道得五通仙。天眼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伏藏种种珍宝。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余处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宝。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国。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复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及不净观。便强将来于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三七)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餧食。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三八)饮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嗔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碱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嗔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三九)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谷[麩-夫+戈]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麩-夫+戈]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始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劈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四○)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四一)毗舍阇鬼喻
  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平。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嗔忿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着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挂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四二)估客驼死喻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氎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嚚尽以好[疊  毛]覆此皮。上[疊  毛]尽烂坏皮[疊  毛]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疊  毛]覆皮。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者喻于白[疊  毛]。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最上妙因。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四三)磨大石喻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四四)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四五)奴守门喻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着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四六)偷牦牛喻
  譬如一村共偷牦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尔在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不。对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对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不。对言实食。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以天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四七)贫人作鸳鸯鸣喻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以为鬘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残害作众恶业。不习心行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阎罗王。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鸳鸯鸣。
(四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柯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来树下。愚痴弟子亦复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所去。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四九)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罴毛。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说法之时戏论诸法不答正理。如彼仙人不答所问为一切人之所嗤笑。浮漫虚说亦复如是。
(五○)医治脊偻喻
  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之。医以酥涂。上下着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修福故治生估贩。作诸非法其事虽成利不补害。将来之世入于地狱喻双目出。
百喻经卷下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伎儿作乐喻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愿为王剃须喻 索无物喻 蹋长者口喻 二子分财喻 观作瓶喻 见水底金影喻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病人食雉肉喻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五百欢喜丸喻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共相怨害喻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尝庵婆罗果喻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唵米决口喻 诈言马死喻 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驼瓮俱失喻 田夫思王女喻 构驴乳喻 与儿期早行喻 为王负机喻 倒灌喻 为熊所啮喻 比种田喻 猕猴喻 月蚀打狗喻 妇女患眼痛喻 父取儿耳珰喻 劫盗分财喻 猕猴把豆喻 得金鼠狼喻 地得金钱喻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 小儿得欢喜丸喻 老母捉熊喻 摩尼水窦喻 二鸽喻 诈称眼盲喻 为恶贼所劫失叠喻 小儿得大龟喻。
(五一)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次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五二)伎儿作乐喻
  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
(五三)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五四)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五五)愿为王剃须喻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没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五六)索无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崄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崄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答言无物。又复语言。与我无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世俗凡夫若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五七)蹋长者口喻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蹋却。有一人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蹋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蹋。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蹋长者口。破唇折齿。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蹋去。我虽欲蹋。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蹋望得汝意。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五八)二子分财喻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分槃瓶亦复中破作二分。所有盆瓨亦破作二分。钱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财物尽皆破之而作二分。如是分物人所嗤笑。如诸外道偏修分别论。论门有四种有决定答论门。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是决定答论门。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爱尽者无生。有爱必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有问人为最胜不。应反问言。汝问三恶道为问诸天。若问三恶道人实为最胜。若问于诸天人必为不如。如是等义名反问答论门。若问十四难。若问世界及众生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始如是等义。名置答论门。诸外道愚痴自以为智慧。破于四种论作一分别论。喻如愚人分钱物破钱为两叚。
(五九)观作瓶喻
  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蹋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今日营此事  明日造彼业
  诸佛大龙出  雷音遍世间
  法雨无障碍  缘事故不闻
  不知死卒至  失此诸佛会
  不得法珍宝  常处恶道穷
  背弃放正法  彼观缘事瓶
  终常无竟已  是故失法利
  永无解脱时
(六○)见水底金影喻
  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觅。亦复不得。其如是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时投水欲挠泥取疲极不得。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于树上。所以知之。影现水底。其父言曰。必飞鸟衔金着于树上。即随父语上树求得。
  凡夫愚痴人  无智亦如是
  于无我阴中  横生有我想
  如彼见金影  勤苦而求觅
  徒劳无所得
(六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欲造万物。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不用天语便欲造物。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作如似毗舍阇鬼。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所造非梵天能造。诸佛说法不着二边。亦不着断亦不着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见常事已便生执着。欺诳世间作法形像。所说实是非法。
(六二)病人食雉肉喻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正食一雉望得愈病。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刬除常见之病。
(六三)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伎人之中有患寒者。着彼戏本罗刹之服向火而坐。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时彼伴中着罗刹衣者亦复寻逐奔驰绝走。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涂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尽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六四)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昔有故屋人谓此室常有恶鬼。皆悉怖畏不敢寝息。时有一人自谓大胆。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即入宿止。后有一人自谓胆勇胜于前人。复闻傍人言此室中恒有恶鬼。即欲入中排门将前。时先入者谓其是鬼。即复推门遮不听前。在后来者复谓有鬼。二人斗诤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一切世人亦复如是。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然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百喻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