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阐幽 - (TXT全文下载)

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谓道高龙虎伏,堪言德重鬼神钦。
  已知寿永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
  
  此章言金丹之妙,确然可以度世也。承上言德行既足立基,大药本非难致,当汲汲以求真铅矣。真铅乃先天—炁,从虚无中来,即金丹大药也。此药至灵至妙,不在四大一身中,却又不可身外摸索,须得真意以擒之。其念一到时,入杳冥则真铅自生,得之则命由我立,庶不迁延岁月,虚度光阴矣。真铅虽是一炁,其初却因两物结成。并两为一,须用颠倒工夫,先将北方水中之金,擒住南方火中之木,即以南方木中之火,制却北方水中之金,于是金木兼并,水火既济,而真铅得矣。火中之木、水中之金即天魂地魄也,魂魄即龙虎也。身中之真龙真虎既伏,世间龙虎自无不驯伏矣;身中之阳魂阴魄既归,世间鬼神亦无不归命矣。此不特道业至高,抑亦德行至重,才能如此。如此道高德重,便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天地有坏,这个不坏。一切烦恼悉化为妙明真心,此非断烦恼而证菩提、烦恼即菩提也!性命俱了,此金丹大道,出世之极则也。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劳功。
  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
  草木阴阳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
  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此章言金丹大道迥绝旁门也。上章言真铅之妙可以超凡入圣,学道者可不识真铅哉!真铅是先天一炁,从虚极静笃中来,虽似有作,其实无为,乃造化之根源,大丹之宗祖,非独修一物者可以并驾,并非搬弄后天精炁一切妄作妄为者可以幸致也。一阴一阳各正性命,方称大道。何须休妻?若独修一物,天地不交,真种无由生化矣,此休妻而阴阳否隔之象也。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自然不假一毫外物帮补。何消绝粒?若内不足而强绝外缘,未免馁在其中矣,此绝粒而肠胃空虚之象也。草木金银喻身中浊物,如心肾肝脾之类;云霞日月喻身中凡气,如精神魂魄之类。此等皆后天渣滓,合之四象五行不过依稀仿佛而已,与先天一炁有何干涉乎!更有执呼吸为元气者,未免着于吐纳;认思虑为元神者,未免着于存想。岂知真息之息与不神之神合为一炁,返乎太虚,才是金丹大道,与此等旁门天渊迥别,不可不明辨也。夫金丹即真铅也,世人既不识真铅,安识金丹?此章痛扫旁门,极其警策。惜乎愚夫错认休妻一语,又流入采阴旁门,造下地狱种子,恰如避溺而投火矣。哀哉!
  
  万卷丹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
  莫怪天机具泄漏,只缘学者尽愚蒙。
  若能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此章言金丹大道,为超凡入圣捷径,乃《悟真篇》上卷之结尾也。前章言金丹作用迥绝旁门,可见只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矣。岂特此书为然,纵阅尽万卷丹经,亦只言此一事耳。先天羲易提出乾坤坎离,已为丹经开山作祖,《道德》并《清静》诸经,惟宗自然,虽直指无为之道,而金丹作用已在其中。《阴符》及《参同》诸书,要人返本,虽详示有为之功,然作用到头仍归自然大道。至于关尹庄列之所阐扬,钟吕海蟾之所撰述,莫不皆然,无非究性命之根,以定金丹之宗而已。所云金丹最的端者,此其根宗也。金丹作用,篇中言之即详,统而论之只是产药于坤炉,结丹于乾鼎两言可尽。以金丹言之,坎离始交而产大药,坤宫事也;至于依时采取升入天谷引归黄庭,则属之乾家矣。以还丹言之,采药入炉而用文火温养,坤宫事也:至于聚火载金交媾锻炼于昆仑顶上,则又属乾家矣,崔公所谓“产在坤,种在乾”是也,故曰:“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官。”祖师剖露到此,可谓直泄天机矣,奈世人尚惑于旁门!或以彼我两家分乾坤,此与无间地狱作因缘者;或以脐上顶下两地分乾坤,此向黑山鬼窟作活计者;岂非愚蒙之极乎!倘有智慧过人之士,参讯勤恪,神明忽告,当下豁然了悟,方知山河大地总是鼎炉,蠢动含灵悉皆药物,日用动静无非火候,三清太上即我本来法身,而立地成真作祖矣,故曰“若能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三清音,玉清、上清、太清三境真人也。太上者,巍巍尊高先天真宰也。凡夫—闻三清太上便惊惶无地,妄谓此乃天上至尊,断无我分,不知我之元精即玉清真人,即佛家所谓清静法身也;我之元炁即上清真人,即佛家所谓千身亿化身也;我之元神即太清真人,即佛家所谓圆满报身也。举一即三,是名三清,会三归一,是名太上。非三而三,非一而一,无上而上.真空不碍妙有,故曰“无极而太极”。三本非三,一本非—,上本无上,妙有不碍真空。故曰“太极本无极”。此乃无上至真妙觉之道也。祖师所云悟真者,悟此而已。从前一切金丹作用,若炉鼎.若药物,若火候,到此总属筌蹄,何况旁门小乘?呜呼!苟非三教至人,其孰能知之哉!
  此卷已括尽金丹作用,以下不过引而伸之耳。—路剖析次第秩然,到末了才直泄天机,作者注者双眼洞照,读者亦知之否耶?(上卷总评)
  
  卷中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以象卦数)
  
  道自虚无生一炁,又从一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此章言大道顺生之序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此数句,包罗万象,该括三教,惜未有知其解者。大道本来无方无体,浑然太虚,不可道,不可名者也,强名之曰虚无,曰自然,曰未见炁然。才谓之虚即实矣,才谓之无即有矣,才谓之自然即该具因缘矣,才谓之未见炁而元炁已生,道生一矣。故曰“道自虚无生一炁”,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是也。一炁既分,其中便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动者清而上浮为天,静而浊者下凝为地,一生二矣。故曰“又从一炁产阴阳”,周子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也。从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交感,人生其中,二生三矣。故曰“阴阳再合成三体”,周子所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也。只此一元之炁,充周布满,三才既备,品物咸亨,情与无情莫不各正性命,三生万物矣。故曰“三体重生万物昌”,即周子所谓“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者也。此章是祖师述《道德经》,特衍而明之,以为中篇六十四章纲领.所谓顺去生人生物者也,从此逆而返之,便是金丹大道。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
  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众所闻。
  此章言学道者当知常返本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大道物物具足,矧人为万物之灵,可不思返本还源乎?倘能从日用常道颠倒求之,即此六根门头,根尘相对时,当下斩断意识,意识不行,六用皆息,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从此一切有情无情之物,无不各返其根,而先天之命复矣。命复而谷神不死者,终古常存矣,即太上所谓“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也。归根复命之功,人人做得,而世人往往当面磋过者,只为不知常耳。此道本至平而无奇,至澹而无味,不离日用,直造先天,是为太常。人能一念回机,当下便同本得,才知常即返本矣。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昧却自家底平常心,往往厌常喜新,向外驰求,做出许多捏怪伎俩,阴阳炉火,无所不至,妄作妄为,自取凶咎,即太上所谓“不知常,妄作凶”也。圣训昭昭,世人岂不闻之乎!此亦本《道德经》而发明之,示人以返本还源之功。
  
  但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
  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里却生恩。
  此章言杀机转为生机,即反本之功也。《阴符经》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盖世人之生死皆由于心,心之生死皆由于物,凡六根门头一切有漏处,悉皆生死岸头也。何以故?—切有漏之处,世人莫不依此安身立命,所谓生门也,即皆恩也。然一切有漏之处,世人莫不从此丧身失命,即所谓死户也,即皆害也。倘顺而出之,生门转作死门而害生于恩矣。惟逆而返之,死户转作生户而恩生于害矣。害生于恩,是生机反为杀机也;恩生于害,是杀机反为生机也。所谓杀机反复之妙也。此章本《阴符》宗旨而发明之。《道德经》主自然,故直指虚无之体;《阴清经》主作用,故专提生杀之机。然生杀之机,即所以归根而复命也。
  
  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
  若能转此生杀机,反掌之间灾变福。
  此章申言生杀之机也。《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此太上宝训也,然须知学道人之祸福与世人所谓祸福迥别:盖知常而返本,即自求之福也;不知常而妄作,即自求之祸也。岂不互相倚伏,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乎?倘能一念回机,则生杀之关立转,一切妄作妄为者,未尝不可知常而返本,其转移之机关只在反掌间。盖妄即变而为常,即无所不变矣,从此殃可变庆,凶可变吉,灾可变福。宇宙在手,万化生身,而为造物之所不能杀矣。祸福倚伏亦本《道德经》,以申言上章杀机反复之意。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即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
  此章言转两为一,乃金丹立基之功也。《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即本来面目也,谷取其至虚,神取其至灵,至虚至灵之机只在当下。当下寂然不动,当下感而遂通,其来无首,其去无尾,谷神本自无神生,何有于死!仍从此无生中生生不息,而天地万物皆从此出,即是道生(218尾)(221头)一,一生二。顺而出之以为生机者也。若要逆而返之以为杀机,妙用须从玄牝立基.坎中真阳为玄,是名有中无,命之寄于身者也;离中真阴为牝,是名无中有,性之寄于心者也。两者一合,丹基乃立,谷神自然长存,故曰:“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玄牝二物会归中黄,先天至精妙合而凝,何啻赤水玄珠得于罔象?一得永得,自然须臾不离,故曰:“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夫真精既返,玄牝之基立矣。玄珠成象,岂非谷神长不死者乎?此转两为一之初基,即转杀为生之妙用也。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
  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
  此章言复命之功即金丹作用也。独修一物即非大道,彼金丹大道何如哉?欲修金丹,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又云;“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者五行,天之所以造化万物,即人之所以自造自化者也。若不明互生互杀之妙用,怎得成丹?故欲执天之行,必先观天之道,内观洞然,才好下手。身中造化不离方寸地,此地兼摄坎离二用,察之则主立矣。主立则六根归元,听命天君,是谓“民安”。三宝内敛,外邪不生,是谓“国富”。从此坎离交姤,方结金丹,有龙争虎斗之象。交姤之时,六根大定,意识不行,五贼皆束首受我驱策,阴魔扫迹,有战胜之象。自此露出本来面目,便是圣胎,而见自己之圣人矣。以复命而兼了性,与天地合其德,方成大道。下章遂言战胜之功用。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
  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此章申言金丹作用,当明辨宾主以还真也。战胜而见圣人,金丹之道圆矣。然方战之时,其功不可不慎。左属阳右属阴,离为太阳,左也,而实阳中之阴,则居左而反为宾矣;坎为大阴,右也,而实阴中之阳,则居右而反为主矣。所谓“用将须分左右军”也。学者以见性为主,离光是也,奈何中藏阴气,识神尚存,实未得为见性。一点乾家真性寄体坤中,坎中元炁是也,以其未即来复也,故谓之他,以其为我家故物,故必须让他作主。彼即作主,我反为宾矣,主宾互换,颠倒之妙也。其初先用离中真阴,回光返照,既而取出坎中真阳,反本还源。识神死尽,真性才得现前,此如大将临阵先擒其王。真种到手,阴邪自散,但(219尾)(222头)中间进退之宜全仗调停火候,如大敌之不可轻。倘临炉之时一念妄动,则坎中真阳不可得而取,是“丧却吾家无价珍”也。可不慎乎!此章当与上两章参看,方知宾主颠倒之炒。更有下劣旁门以此章轻敌、上章战胜等句,附会作采阴邪说,诳惑世人丧身失命,生当受雷霆之诛,死当入无间地狱矣。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
  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此章申言金丹之要,断在玄牝也。《道德经》首章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又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正与玄牝之说互相发明,但世人知之者稀,祖帅特为剖析(221尾)(220头)之。常无者即玄也、阳也、主也,在人为真性;常有者即牝也、阴也、宾也,在人为真命。一分为二,是为异名;二本乎一,是为同出。学人能从有入无,返乎先天,是为玄玄之要道矣,故曰:“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有无之体虽一,作用却分两般,有为所以保命,当加日益之功;无为所以了性,当明日损之妙。损之又损,以至于无,自然形神俱妙,超脱而变化矣,故曰:“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水火相配合成紫色,即金丹法象,有无交入,性命齐了,岂非玄玄之妙道乎!
  
  不识阳阳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
  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此章言独修一物之非道也。盖有无同出之谓玄,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金丹之功必须性命全修。篇中所说阴阳,直接性命而言,只此性命两字,在先天为乾坤,在后天为坎离,此两者有宾有主,有亲有疏,学人宜细辨之。世人但知以离为性,不知离中之阴,乃后天识神,逐境流转者也。学人仿佛依通便以此为见性,何异认贼作儿子,未免以宾为主,应疏而反亲矣。但知以坎为命,不知坎中之阳,即先天乾性,万劫不坏者也。学人未遇真师,转斥此为外物,何异贫子觅衣珠,未免以主为宾,应亲而反疏矣。此毫厘千里之差,不可不辨者也。今世学道者但闻清静之说,便牢闭六窗,灰心静坐。内不出,外不入,其象为“房中空闭尾闾穴”,即所谓“独修一物是孤阴”者也。只因不辨宾主亲疏,未明玄玄大道,并其所守之一物亦非矣,误尽世人,可胜道哉!昔马祖在南岳,一味坐岳禅,南岳让公启以磨砖岂能作镜,复示以打牛打车之机,始豁然开悟。会得这则公案,便会得此章关键矣。
  
  玄牝之门世罕知,只将口鼻妄施为。
  饶他吐纳经千载,怎得金乌搦兔儿?
  此章申言玄牝妙用,非旁门所知也。玄牝之与谷神,其体则一,其用则二,名之以一有一无,象之以一乌一兔,张弛阖辟,旋乾转坤,太上所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者也。旁门不知其妙,错认绵绵若存一句,妄以口吐鼻纳为玄牝作用,谬甚矣!岂知玄牝二物不过真阴真阳,离中真阴象日中金乌,坎中真阴象月中玉兔。两者会合,主宾颠倒,自然相擒相制而结金丹。《阴符经》所谓“擒之制在炁”也。若但以口鼻吐纳为功,纵饶千秋万岁,真阴真阳依然间隔,怎得金乌搦兔之妙用乎?此玄牝之门举世所以罕知也。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
  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此章申言复命之功,从有为以入无为也。首章原本《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才之道备矣。只此三才,顺之即凡,逆之即圣,学道者窃造化之机而用之,岂难超凡入圣乎?《阴符经》云:‘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又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盖大丹造化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以日精月华为药物,人居其中运行周天火候,此丹道逆用之三才也。然有两种作用:以小周天而言,当先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水火既济,会于中黄,金丹产在炉中矣,其机在侯活子时到,以为采取之功。以大用天而言,坤反居上,乾反居下,天地反复交在昆仑,还丹收归鼎内矣,其机在候正子时到,以为锻炼之准。两种作用内外交通,始得参合三才,结而成丹,无非以真意和合身心,使元精、元炁妙合而凝,谷神自然长存。人但知为神仙妙诀,不知此乃修德凝道中一段自然机用,即归根复命之要道也。锻炼之后身心大定,天君坐镇中央,寂然不动,而五官四肢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元炁周流,一切归命中黄正位。譬如北辰居所,而众星自拱,又如阳回寒谷,大地皆春。可谓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矣。岂非万化既安,诸虑尽息,百骸俱理,而得证无为者乎?此章言会三归一,从有为以入无为,正与首章相应。盖即《阴符》之作用,契《道德》之自然,摄用归体,以了命而兼了性者也。
  
  《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
  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此章标两经宗旨,以示大道之渊源也。大道非师不传,非经不印,经者千圣相传之心印。然三洞真经部啻数千卷,独推《阴符》、《道德》两经开山作祖者,以其道合天人,为穷理尽性至命之真诠耳。然两经宗旨同而不同,异而不异:《道德》直指自然之本体,其道从无入有,其机主顺;《阴符经》专提归根之作用,其道从有入无,其机主逆。即如篇中所引虚无一炁,顺也;继以知常返本,则逆矣。同出异名,顺也,继以察地安民,则逆矣。至于谷神之妙,先从玄牝立基,则顺而未始不逆;相盗之机。究竟无为得证,则逆而未常不顺。此又见《道德》、《阴符》有无不二,性命同源之妙也。然两经文字极其简奥,《阴符》字仅三百,《道德》文止五千,自古上仙大圣,皆从得大受用。后来着书立说者终不能出其范围,诚哉!其为穷理尽性至命之真诠也已。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着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此章言火候之秘必假师传也。《阴符》、《道德》两经,垂示真诠,为万古学道者作指南针。然其书乃直指归根复命至真之要道,尚未落丹经诸名相也。至汉魏伯阳真人始准易象作《参同契》.建立鼎炉、药物、火候诸名相。大约以乾坤为鼎炉,以坎离为药物,以余六十卦为周天火候,意玄而语奥,遂称丹经鼻祖。从此接踵而起者,有论有经有歌,横说竖说,无非以寓言发明至真之理。其所陈者,卦爻铢两;所用者,年月日时。此特火候之名相耳。至真之诀,虽隐然在中,却又引而不发,其中玄妙,须得圣师口口相授,片言指破天机,则纸上陈言总是源头活水,紫清真人所谓“都来半句,贯串万卷丹经”是也。不则双眼黑漆漆地,纵有解会,一似镜里观花,水中提月,从何处着眼?从何处下手哉?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此章言金丹大道,非师传不明也。上章言口诀必待师传,信矣。或疑世有聪慧绝人者,似可无待于师,殊不知性由自悟,命假师传,自古到今,未有无师而得证尽性至命之大道者。所以黄帝拜访于崆峒,孔子特询乎柱下,此两圣者岂非慧过颜闵者哉?彼其求师问道何其勤勤,正以道妙不可强猜耳。即如《阴符》、《道德》两经所言知常返本、察地观天底道理,只在眼前,然未遇真师,无异水中捉月,镜里观花,令人何处下手?又况后来丹经所述药物、火候之秘,曲譬广喻,名相离奇,有不目眩神惊者乎?明之尚且不易,矧能如法行持以结圣胎乎?学道者当急访真师以求真决,毋得蹉跎岁月也。然则丹经竞无用乎,曰真诀原只在丹经中,正如僧繇画龙一般,未经点眼尚是壁间之龙,一朝点出便破壁而飞去矣。点眼之妙存乎真师。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
  其中简要无多语,只要教人炼汞铅。
  此章言真师口诀只在汞铅二物也。汞本无质,喻妙有中真空;铅却有形,喻真空中妙有。妙有中真空即先天祖性,乾是也;真空中妙有即先天元命,坤是也。在后天性寄于心、故乾破为离,离之中虚者乃真汞也;命寄于身,故坤实成坎,坎之中实者乃真铅也。学道者能取坎中之阳,点离中之阴,才复还先天乾体,此炼后天两物以成金丹也。到得两物合体化作先天一炁,始号真铅,却又只是一物,此名外药。复加采取而烹炼之,一点落在黄庭,凝结圣胎,此名内药。更须抽铅添汞,炼之又炼,返于虚无,始称真汞。铅尽汞干才得超凡入圣,此炼先天—炁以成大还丹也。大抵以真铅喻身,真汞喻心,炼真铅所以了命,炼真汞所以了性。性命齐了,大道毕矣。岂非至简至易之真诠乎!我紫阳张祖当年于西蜀成都青城山面遇海蟾刘祖,拜授金丹秘诀,后因误传获谴,隐名着书,遂并其师承而隐之。篇中性命微言皆从刘祖口授,而付之一梦,其意良深。以西蜀为西华,以真授为梦授,以“指玄”二字隐跃《悟真》,无非活句,若作实法会,即是痴人说梦矣。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
  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此章揭示真铅之妙用也。上章铅汞对举,而此单举真铅者,点出金丹大药,令人知下手处也。盖真铅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者,凡铅乃凡精凡气也。然对坎离二物而言,身中凡精凡气总属凡铅;对先天一炁而言,则离中至阴之精、坎中至阳之炁又属凡铅矣。直到二物会合,产出一点真种,才算得真铅。真铅即金丹也,即所谓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者。学者既识得此真种,采取而锻炼之,是名金液还丹。更加温养乳哺之功,损之又损,以至虚无,消尽后天阴滓,浑然一片,先天法身圆明,与太空同体,是并其真铅而弃捐之矣,况凡铅乎?虽不用铅,其初却又用铅;虽似用铅,究竟又不用铅。从有为而入无为,即了命而兼了性。岂非西华所授之妙诀,即从上诸祖之心印乎?古诗云:“用铅不用铅,须向铅中作,及至用铅时,用铅还是错。”正见用而不用,不用而用,颠倒倒颠之妙。凡篇中所云真铅皆与此同看。
  
  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
  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
  此章申言真铅为还丹真种也。真铅固是先天一炁,不落形质,然必须后天同类之物有以致之。盖后天不得先天无以变化,先天不得后天无以招摄。离中至阴之精,坎中至阳之炁,虽属后天,即真铅之所自出也。两者一合,真铅自生。此中招摄之妙,有如用竹补竹,用卵抱鸡,自然无中生有,返本还源。后天形质才得真铅点化,自然超凡而入圣矣。除却坎离二用,总属非类,何以致真铅而合圣机哉?
  
  未炼还丹莫隐山,山中前后尽非铅。
  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
  此章言真铅作用,不可偏于守静也。坎离两物会合方称真铅,真铅即金丹也。既得真铅,再加向上工夫,采取而锻炼之,方称金液还丹。还丹既得,更加九年面壁之功,宣到—尘不染,万境皆空,才合隐山法象。还丹未就,且当求之于尘市可也。若便灰心冥目,关闭六窗,隔绝前后,则外药之用从何而生?故曰:“未炼还丹莫隐山,山中前后尽非铅。”真铅之体产自先天,虽则人人具足,然非真师点破,识之甚难。非金石凡药,非彼家邪秽,并非身中精气。倘离此数者息心内守,又未免独修一物,落断灭种性边见。如入深山而求铅,必不可得矣。可惜至宝不遇真师点破,遂致人人觌面蹉过,故曰:“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此章言复命之功,不专守静隐山之象,甚奇,当与居尘市闭尾闾两首参看,方知其奥。
  
  虚心实腹义惧深,只为虚心要识心。
  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
  此章言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悟真篇阐幽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