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忠孝全书 - (TXT全文下载)

未形口诀,群仙未着丹经以前,昆虫草木皆知变化,若堕言诠,转没交涉。切闻教中有所谓净明忠孝之书,毋乃支于说而费于辞乎?
  先生曰:吾教中有大中至正之道、千圣不传之秘、出於言语文字之外者,子亦尝得闻乎?夫书之行也,乃权法也,非实法也。实法者,一而已矣。何谓一?太上之净明,夫子之忠恕,瞿昙之大乘,同此一也。推而论之,帝誉之执中,尧之允执厥中,舜之精一,禹之洪范,汤之圣敬日跻,文王之纯亦不已,伊尹之一德,孟子之养气,子思之中庸,皆此一也。立言虽殊,其道则一。圣人知道之不可言,而因言以显道,知道之不可传,而因心以契道。其曰抱元守一,穷理尽性,明心见性,为未忘心法者,言也。唯吾净明大教,先圣后圣,以神合真,以心契道,不堕言诠,不落法尘。其所以流演密义,以言为倡者,亦岂得己而为之,政欲使学者,从博而约,从修而证,回后天而先天,复有名而无名,符净明无为一也。到此时,则圣人之权法,亦犹经者径之义也。
  先生曰:人心之动,因物有迁,当於物接之初,返观以遏其源,所谓复也。凡物之理,动无不复,雷轰风动,兴行万变,终归於寂,乃其本也。
  先生曰:无极者,即太上所谓谷神,言其体也。太极者,即玄牝,盖言其用也。谷虚而善应,神灵而无方,以至灵之物,藏至虚之所。能如是矣,则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此玄牝之所以为天地根也。
  先生曰:大道生我於无,置我於虚,确然一灵,根於太始。故视而可见者,色也。而求其所以见色者,不可得。听而可闻者,声也。而求其所以闻声者,不可得。夫人之耳目手足,皆形之於有,必藉其中无形者运之,犹虚空无形,以万物之形为形是也。惟无也,故能包万有而无余,以成大道之体。惟有也,故能显一无之妙,用以成大道之功。
  先生曰:道寓於物,混成无间,此常道也。道散於物,辩物制名,非常道也。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而五行,自无.而之有,一本万殊也。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自有而之无,万殊一本也。唯反身而诚,复归於一,则万物皆备於我矣。
  先生曰:净明先天大道,原於一炁。一炁运行,昼夜不息,周流升降,物资以始,此形而上者,天也。大块流形,盘礴厚载,洪识高下,物资以生,此形而下者,地也。道立其中黄,法布於八极,一正八治,天清地宁,此中立於两间者,人也。天地万化,人民品物,自生自化,自存自亡,昭然一理,孰为主宰。向非净明以忠孝立教,扶植纲常,则彝伦教而生理息矣。虽然,志学之士大忠大孝,根於天性,安而行之,不勉而中,则我净明之教,无一字可传。迨乎时丁叔运,世鼓浇风,有为者万殊千致,故太上推好生之德,悯人生之不齐,不得不彰其法耳。都仙真君曰:上士以文立忠孝,以言为天下倡。所谓文,所谓言,乃缚律也。使中人以下守此律,以不失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达也。果能如是,又当以斯道参赞化育,推以及人,故有祈晴祷雨,治病驱邪之法。凡法中一符一印,皆阴阳之灵文,天地神明之信也。体之则一字不立,用之则万法皆通。凡我法子,臻精真之极者,当於未举笔以先体究,一念才动,便属后天。盖天人相与,靡间一息,至诚所感,如矢中的,所谓至诚一念未动以先是也。凡有投词,当屏除众务,澄湛一真,则行事之时,纵横妙用,无所不通,符印云乎哉?所谓敛之方寸,太极在躬,施之万事,妙用无穷也。
  先生曰:都仙玉真教主先生,於宋绍兴辛亥间,授经於何真公等。有曰:下士呼符水,治药饵,己人之一疾,救人之一病,谓之功,非功也,道家方便法门耳。吾之忠孝净明者,以之为相,举天下之民跻於仁寿,措四海而归於大平,使君上安而民自阜,万物莫不自然。以之为将,举三军之众,而归於不战以屈人之兵,则吾之兵常胜之兵也。以吾之忠,教不忠之人尽变为忠,以吾之孝,教不孝之人尽变为孝,其功可胜计哉。
  又曰:上士非必入山,绝人事、去妻、入闲旷、舍荣华,而谓之服炼。当服炼其心性。心明性达,孝悌不亏,与山泽之癯童者异矣。忠孝之道,非必长生,而长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於仙班,谓之长生。有曰养炁延年者,特未得其一二耳。君子之致乎道者八,八宝是也。比干死谏谓之忠,大舜终身谓之孝,善卷杀身谓之廉,南容复圭谓之慎;荣期安贫谓之宽,颜回箪瓢谓之裕,叔度洪量谓之容,公艺恕己谓之忍。如是之人,位列仙班。后世失道之人,不忠不孝,以乱其国家,国家败,无所容身,乃假名入山学道,是舍厦屋而入炎火也。子不见乎,民之不忠,天生聚敛之臣,子之不孝,妇产败家之孙。又有曰:上士以文立忠孝,以言为天下倡。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为天下先。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为众人率。如此则净明院注籍升仙,而忠孝之道终矣。
  先生曰:块桴土鼓,污尊坏饮,礼乐存焉。故有无声之乐,无体之礼,乐之钟磬,金声而玉振之也。修斋设醮,必击磬以格天神,鸣钟以召地祇。始终调理,贵在和澹。和而躁心释,淡而欲念平。如是则心正意诚,合乎无为,故与天地一。今人未明此理,叩击音声,务求宏厉,慆堙心耳,令人欲动情胜,宜其天人间隔矣。又化财设供,不过表诚,贫士志诚,酌水亦可。所谓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故曰大音希声,大礼必简。
  先生曰:科法中建斋行道,只是积诚,以期醮祭之时,天人响答。每见朝醮行事太烦,及至祭享,则斋主法众诚意已怠。修斋之士,可不审之。
  先生曰:道不可名,所可名者物而已矣。道不可传,所可传者教而已矣。虽然,道在天下未尝无名,未尝无传。道之有名,如残朴以为器,凡器之中,有形而上者存焉。道之有传,如大钧元气行於四时,万物各遂其生,凡物之生,有执其机者焉。吾净明大教,推本太上,究其言诠,则精一执中之旨。正一斩邪,三五飞步,先天五雷,一旸炼度,皆可名可传之大者也。求道之方,虽不在是,亦不外是。
  先生曰:今人无德有道,未戒先斋,可谓抱薪救火。
  先生曰:性犹日也,身犹月也。星家以人所生之时,推日出之时为立命,即我之性也。以月之所在为安身,即我之身也。身命禀炁,自相依附,何也?日之所寓为月,性之所寓为身,人性之灵明知觉,非父母之灵,乃自性之灵也。其未生以前,精爽游扬太空,去来无得。才出母胎,则此性欻然感附,而身命不相离者,亦犹月之生魄,必先与日相会,谓之合璧,此欻然感附之时也。月本无光,附日以明。日之光明,即我性之灵明也。以日之远近,为月之盈亏。月之盈亏,即我之生死。
  生生曰:天命流行,化育万物,无非道也。日月星辰,昭布森列,无非经也。雷轰霆击,霜清雪明,无非法也。细而幽林乌噪,碧涧鱼跳,云片翕张,瀑声呜咽,如是景象,无非示人入处。故复卦以动之端,为见天地之心处。
  先生曰:上古之时,阴阳和畅,风雨顺调,民物阜康,鬼神不扰,皆是太和之气感召,亦大人过化存神之效也。
  先生曰:忠孝者,臣子之良知良能,人人具此天理,非分外事也。若以为有德於君父,而钩名邀誉,是亦华士元、少正卯之流耳。
  先生曰:处臣子最难之地,而能通乎权变,以成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大舜比干是也。故申生之待烹以成其恭,非不孝者,而独称舜,不陷父於不慈也。微子之去殷以存宗祀,非不忠者,而独称比干,能全臣之大节也。臣子之忠孝,而身不免乎戮,有幸与不幸也。大舜、申生、微子、比干,易地则皆然。
  先生曰:物理之相感,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燧诸水火,穹壤匪遥,磁石引针,隔得潜通,知法家之符印为燧诸,而一己之灵为真水火,则可与语道法矣。非惟物理为然,人亦有之,其母啮指,其子心动,此气类之相感也。
  或问:儒家是有为之学,道家是无为之学,儒家之用是范围天地之内,道家之用是超越天地之外,此说可得闻与?
  曰:子未知有为之学,又安能知无为之学哉。
  或问:净明大教,始於忠孝立本,中於去欲正心,终於真至净明。然息心甚难,况日月之间,天理人心互为雄长,为之奈何?
  曰:前念为念,后念为照。念起不着,净心守一。但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湛然常寂,是名空心。止动归止,是名照心。寂照两全,洞合道源。净极明生,玄之又玄。
  先生曰:寂然不动是无极,感而遂通是太极。无极者,净明之谓三界上者也。然天黄大阳,即天界之无极,吴天上帝为太极。地黄太阴,即地界之无极,后土氏为太极。人黄丹扃,即人界之无极,盘古王为太极。又万物之中,各具太极,非知道之深,不可语此。
  先生曰:喜怒哀乐不失於正,於道无伤,但须发之各有攸当,不致乖戾耳。
  先生曰:雷祖者,神霄九宸之无极也。九宸者,雷霆之九炁。九司者,九宸之余炁耳。
  先生曰:今奉新县浮云山华林八百洞,政为龙沙八百弟子而设,即八百群真之总会洞也。洞主乃太上老君,今称李真人,又称李八百。又云:日行八百里,寿至八百岁,其说皆非。自天地开辟以来即有此洞,以待后之列仙也。
  先生曰:世传《石函记》、《金锁记》及《醉思仙歌》等类,皆非真君所作。真君之文,无非发明忠孝之道,学者审之。
  先生曰:弟子授受之后,当秉孝诚,具列上世亡名,投师超度。或自行炼法,是亦报本也。详见一旸炼度法中。
  先生曰:吾净明大教,示人以简易之理,而人犹难之。甚矣,道之不明也。学道之士,当笃信心,万一怀疑,便有室得。己且昏惑,何以明人?夫天与之而不能守,守之而不能行,是弃天也。自卑以求幸其言,自鬻以求售其学,是亵天也。弃天亵天,是谓背道。凡我法子,戒之慎之。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五竟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六
  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
  庐陵徐慧校正
  中黄先生问答
  或问:奉道之士,居处端庄,斋戒沐浴,以崇香火,可得谓之净乎?
  答。愚闻之师曰:净不染物。如上所问,是谓外貌之净。然就裹必索要净,方谓之内外交养。大概无别说,只要除去欲念便是净。就裹除去邪恶之念,外面便无不好的行。检前辈云:通身要得无枝叶,先向根头下一刀。其次要惩忿。据愚见观之,忿亦只是欲,以其有意必固我,非欲而何?淘汰到无的田地,却是公心也。公能生明,所以曰欲浄则理明。但静观人,被一私缠绕的,则胸次之理顿昏矣。尚且对人争辨曰,我是公心,殊不知众心以为不公矣。只我自己道是公心,怎济得事?夫心如何肯印可?又有人虽自信是公心,行事往往发扬有过当处,言语有不节省处,俗语谓之无良,公道名称便不中听了,以其纵不贪利亦是贪名。又有是假公行私的,皆不合圣贤之道,不合天心。用得多了,积得久了,后地却有不美的招感上身来。何如遇事触物时,平心定气说出公道话来,则人心自然畏服,不肯为非矣。但涉忒做作处,便是不美。若能方便,以理化导,是省多少气,亦且上合天心,无欲故净,於此尤可信。学到此时,方得谓之能净。
  又问:遇事接物,必洞烛善恶邪正、是非曲直,可得谓之明乎?
  答:愚闻之师曰,明不触物,此言极有味。如前所问明矣,未极明也。
  若为己之学,洞烛此理,但行善的正的,是的直的,道子固是不差池了。若待他人之道,洞烛其恶的邪的,非的曲的,不随他转为是。此外,不宜发明太尽,恶讦为直是也。但当生大慈怜悯的心,方便譬喻,引之归於正道,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若忿嫉于顽,极。攻之,则是与之修怨矣,何取其为明哉。先觉有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讥议人者也。慱辫大言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岂是明哲保身之道?似此固能洞烛眼前,而未能洞烛未来也。故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学到此时,方得谓之能明。
  又问:生平未尝仕宦,无致君泽民之事,虽有忠心,将何所施?
  答曰:是何言欤?如此,则人人必仕宦而后用心於忠乎?师曰;人之心君,为万神之主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大概仕宦之人,固当以政君泽民行事。不仕宦者,亦合念念在於不欺心、不昧理,紧要处先自不妄语,始能如前哲所言,方免为不忠之人。为学至此,方谓之能忠。
  又问:事亲之礼,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口体之养,无不尽心,可得谓之孝乎?
  答曰:此是孝道中一事耳,当知有就裹的孝道,不可不行持。大概吾身是父母遗体,但向行住坐卧十二时中;善自崇护,不获罪於五藏,方可谓之至孝。有一种人心,不寻思公忠正直、仁孝康明的所为,每朝每日,念念忧奸邪刁谲、浇薄险恶、千鬼万怪,惟务坑陷亏负他人,这是获罪於心藏。盖是邪秽奸狡之念,自涴灵台多矣。若能醒觉,急忙荡涤,与之更始可也。又有立心虽稍良善,却不肯讲究卫生之道,饮酒无算,广杀物命,滋味求奇,不知节约,遂致病生,这是获罪於脾藏。又有色欲偏重,亡精灭神,至於殒躯,这是获罪於肾藏。又有立心虽然公正,情欲亦自澹泊,然而嗔念独重,动不动是使血气,多不中节,甚至一朝之忿,忘其身教。《藏》有云:嗔怒无节,令人心惛目乱。医书云:盛怒伤肝,谓肺主气,使肺金克肝木,令肝不摄血,疾病生焉。这是获罪於肝肺二藏。大概恣忿、纵欲、昧理,三者於五藏皆有所伤,而於本藏为尤甚。凡获罪於五藏的人,皆是破裂元气,作挞身己,不行孝道的所为。静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言语有忝多矣。所以曰,不得罪於五藏,是名能孝。此外却要理会得收放,心存夜气,方谓之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即是穷取生身受气初的工夫,修学至此时,却是最上品的孝道。然不能养亲,不能正心,不能惜身,但对人言我能穷取生身受气初,便是孝道了,是谓不修人道而修仙道,后地成就未可必,而先获罪於所天矣。当知九霄之上,岂有不净不明,不忠不孝的神仙也无?如上能净能明、能忠能孝四事,学者努力进修,得到这地步,又当知向上有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不可不知,不可不行。若能深明性地,不染一尘,动静俱定,应酬无伤,是名真净。澄湛心源,冰壶水月,映彻万象,寤寐恒一,是名真明。不黍稷牺牲,惟不欺为用,小心翼翼昭祀上帝,是谓真忠。珍啬元气,深知天命,长养道胎,继续正脉,是谓真孝。如上行持无忝,庶几践形惟肖,方谓之真人。
  敢问真人之义云何?
  答曰:真者,一真无伪。人者,异於禽兽。净明教中所谓真人者,非谓吐纳按摩、休粮辟谷而成真也。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
  问曰:践形惟肖,此不过儒家之说,是修人道之工夫,至於修仙道之要,是同是异?
  答曰:吾当为详言之。大凡人生天地间,恰如印下一个模子相似。又如莲房有子,中含藕根荷叶,具体而微。今夫人头圆象天,天一也,乾阳之数奇,人皆一首。足方象地,地二也,坤阴之数偶,人皆双足。须弥山为天地骨,人有脊梁骨象之。泥丸居顶,象大罗天宫,两眼象日月,三焦象三界,五藏象五岳,大小肠象江河,心有七窍象七星。中天北斗七星,是二气五行之总会,赋予人身, 为健顺五常之性。脐居下,表风轮水渊之境。小水出乎前,表水归东南海。大腑居其后,表酆都牢门向北。按经云:酆都在下方癸地,处秽浊腥黑海中,所以人间狱门皆作园扉。古人制狱者,盖有所祖。又曰酆都之山,日月光所不照,人两眼亦不及见其后。人身如此,可谓禀质阴阳,肖貌天地者矣,可不自重乎?姑以形躯言之。人当静坐时,正其衣冠,不动声色,首体端直,坐如碇石,则一身镇静,肖象乾坤,是有多少尊贵处。若轻浮躁动,偃仆欹侧,动股摇身,坐不安席,是有多少寒贱处。是岂有志践形惟肖者哉。形躯既能严整,行正坐正,睡卧亦端然。又当思惟一身之中,有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实不离乎中黄丹扃也。能默悟此道而笃行之,即是能充其形矣。凡能如此为人者,云为中不昧本性,议论中皆有元气。
  问如何是不昧本性?
  一举一动作有义事。
  如何是皆有元气?
  口不忘大中至正之理。
  问:亦有人不理前语者,如何?
  法子读书明理,闻见此语而不自重自爱者,可谓不绍家业,又谓之自外。造化却怎弄人。康节云:还知虚过死万遍,恰似不曾生一般。然造化实未尝相外,何以故?但看顺理而行者,自有无量福德。背理而行者,自有无尽忧苦。由是观之,立身穹壤间,父乾母坤,岂可不思践形克肖也哉。
  或问曰: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窒欲之义,愿闻何如?
  答曰:道书云,人生十六岁为春,十六岁为夏,十六岁为秋,十六岁为冬,通成六十四岁,以配六十四卦。当春夏之年,体春元夏亨之义。元者始也,元气浑沦,宜善保护。亨者通也,元气宣通,以淑其后。此盖花开叶发,比人朱颜青鬓时也。然虽如此,切忌过分,庶几免病矣。所以前贤有云,少而寡欲颜常好,孝不求名语亦真。此两句甚有味。又要理会得宜尔室家者,是名正欲。此外有犯,是名邪淫,又名非道行淫。儒家谓之踰礼越禁,冒犯宪章。仙佛书中谓之极重恶业,堕落轮回。正欲者,只是嗣续人道,继承冑系,作有义事。若犯邪淫,则是作无义事。认苦为乐,或疾病,或夭折,皆是不重遗体,於孝道有亏。且使神识日堕幽阴秽浊之境,而不自觉,良可哀悯。前辈曰:作有义事是明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明悟不惛者得人道之正,狂乱不改者殆非人类矣。若珍护元气,至秋时宜渐收敛。《传》曰:秋者,揫也。揫敛之象,草木黄落,比如人身须发渐白。草木当此,乃归根复命之时。元气归宿于根本,所以逢春生意勃然。至十六岁冬时,尤宜深藏秘固,如霜降水涸,河冰地冻,故谓之秋收冬藏。何以人而不如物乎?大概古先圣贤,体天法道,与四时合其序,於宇宙 间,俯仰无愧。今之学者,自当依而行之,去道不远。更有年华虽老,自漏不止,元气不复归根,遂至自己神识,随流倾堕寒庭幽境,冥冥长夜,未见其有生意,良可惜也。
  问:亦脊人当夏秋之时,嗣续未立,则如之何?
  曰:固有不获已,於秋冬之时,方有嗣息,然亦贵自撙节,念念以景迫桑榆为惧,免政放肆而无忌惮。
  问:四时后犹余年岁,属之春乎冬乎?
  曰:道书云,卦数已满,精神有限,惟安谷气而生,但名者寿。六十五后,至于瞑目之际,无非穷冬腊尽之时。若此生中恣忿纵欲,曲昧道理,则精神魂魄意五者,皆归于阴,受诸苦报,未能托胎更生人间。譬如无根之草木,虽以腊尽春回,而斩无生意。若此生中忿惩欲窒,天理不昧,则精神魂魄意五者,俱在阳光之中,生意盎然,身谢之后,随其福业,或生天上,或生人间,恰如腊尽而春即回也。
  或问曰:今有学者久别父母,求仕於千里之外,自以立身扬名显亲藉口,果可谓之孝乎?
  答曰:唐阳城为国子司业,一旦引诸生告之曰:学者所以学为忠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明日还养者二十辈。有三年不归侍者,斥之。观前辈此等教法,诚可为准的。由是观之,但知仕宦不顾父母之养者,乌得谓之孝道。
  或问:如何谓之三界保举?
  答曰: 学者常以忠孝二字贴在额头上,要念不妄动,身一不妄为,言不妄发,律己须索严正,待人却合宽厚,所谓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积日久久间,则上品中品下品的人,便自然心悦诚服。语言之间,不待思惟,说出来便相信了。诘其根源,只是就诚字上做出。世人.三等既相信,天地鬼神亦相与矣,何患不成仙也。因告之曰,学道之士,若行得三十分工夫时,天心方印可,行法则法有灵验,办道则道有成就。第一要践履十分端正,第二要守道十分静工,第三要临事十分诚敬,无有不应。若无此三者,纵是参到天涯海角,见了无数宗师,只恐虚老岁月。又曰:胸中不可无明镜一面,以其能洞照事理,云为不昧。又不可无利剑一张,以其见事能断制,无复狐疑犹豫之情。又不可无官称一枝,以其知轻识重,不差分毫。具此三物,方可保其学至圣贤神仙地位也。
  或问:净明之道,尚神奇变化否?
  答曰:大道无名无形无情,所以曰平常心是道。又曰:万般祥瑞不如无,平常安稳却合道。学者但当行持,能净能明,能忠能孝,久久至於真净真明,真忠真孝,感格霄穹,自有成就,成变化,行鬼神,虽举意皆如然,而终不失正念,其道莫大焉。世俗所谓神怪之事,实非所尚也。
  或问:罪福因果之事有之乎?
  答曰:未须广引仙经佛教,但以儒书言之。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 善之家必有余殃。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即此便是罪福因果。所以先儒有云:天地间只是一个此感彼应。又曰:逼塞虚空,无非此理,如此则感应之道昭昭矣。大凡人作善者,譬如下五谷种子,分明是春种秋收。作恶者,譬如弯弓入阵,决定有报箭来。但上品之士决不肯犯,中根之人吃拳后,方省记打拳时。愚暗者全然不省。
  问:亦有作善作恶无报者乎?
  曰:果熟然后蒂落,未熟时勿讶其不落也。前贤诗云: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公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或问:许吴十二真君,向来修仙道,皆是出家高士否?
  答曰:谨按仙传云,都仙许真君,少时克意为学,博通经史,不求闻达,乡党化其孝友,交游服其德义。郡举孝廉不就,晋朝屡加礼命,乃以太康元年起为蜀郡旌阳县令。吴君仕吴为西安县令今分宁是也。天性至孝。陈君、周君皆世族儒生。甘君乃草泽布衣。施君初为乡壮士,弓剑绝伦。彭君举孝廉,仕晋累迁尚书左丞。旴君、锺离君、锺离君皆都仙姊氏之子。黄君实都仙之婿,任青州从事。如上皆坐家修行之士也。此外惟有曾君、时君,从少为黄冠上士,然皆慕孝道之教而成真焉。由是观之,道由心悟,玄由密证。得其传者,初不拘在家出家,但有志节,无不成就。何况日月二君,元传净明忠孝之道,不必废人伦,外名教,绝俗离群。而吾师玉真先生遇都仙,亦以在俗之身焉。学者无间道俗,勉之勉之。
  或问:都仙真君既是太阳上帝化生,而於晋朝仕不显融,止举孝廉除县令,何哉?
  答曰:大凡得道至人,皆神灵变化,隐显莫测,不以官职崇卑为拘也。所以葛稚川《神仙传》云:老子乃天之精魂,无世不出,如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黄帝时为广成子,周文王时为守藏史,武王时迁柱下史之类。又如梓潼帝君,生周宣王时,为大夫张仲孝友是也。又如玄天上帝,出现宋朝,为狄招讨马前,曾现示龟蛇之形,则化身为将军矣。又如纯阳真君生唐时,不过一进士,道成之后,自称前生乃九天御史。盖诸圣贤往往皆如藏教中所云,道果已成,回入尘劳,退位度生。岂凡夫所能测度哉。
  或问:玉真语录所载铁柱之事,云是地之精华涌出。何以今古相传图画,明明作役使鬼神,用工下手之状?亦必有所据。
  答曰:世间此等事,说来煞有曲折,但须探造道妙,智周万物,无所不通者,可与语此。按藏教中有云:譬如一种饮食现前,天人鬼畜四类,所见自是不同,谓各随其福业故耳。天神见是酥酡妙馔,世人见是平日饮食,饿鬼享之为吞火食炭,禽兽食之则止充饥而无味。所以一切山林屋舍,舟船车舆等,彼四类见之种种各别。又云:恒河中水,人见则分明是波浪,业重之鬼见之颠倒,以为烟焰矣。又旧记雷书有三种鬼囚,皆是凡夫所犯,殁后料拣罪状,当入此数。一是挽运雨泽,谓运水逆升虚空,助龙行雨。二者摙汲溟波,俗谓之推潮鬼。三者伐薪煮泉,诸处汤泉是也。以人观之,则云雨自天降,潮是海涌,汤泉是土地所出,那有许多事?而冥冥中所见如此。今夫铁柱当涌出地时,都仙宴息真净妙明境中,不过微作念耳。盖成道护生时节,因缘应如是也。此即关尹子所谓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的境界。今此教中谓之深造真净妙明之心学。若凡夫肉眼,当时自见有许多鬼工现前,铃槌炉鞲,靡所不有。若业龙蛟蜃之类,则当时自见有铁柱铁锁制伏拘束,弥密牢固,畏惧退缩,略不敢动作矣。无他,只是有道之士,心境虚明微妙,所见自然轻清,无许多繁扰粗重。纵有所作,皆神动天随,不过性海中一浮沤发耳。若凡夫蛟蜃辈,业力浓厚,所见自然粗重恶浊,便有许多境界现前。所以上圣高真,往往指此辈为妄见妄听之徒。如此则人间相传,安得而不为图画哉。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六竟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净明忠孝全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