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史 - (TXT全文下载)

之湿润,初不蒸败,此其妙处也。又受异人之教,每斤半千价,虽廉而利常赢余。何子楚尝以二万钱就瞻取墨,适非造墨时,因返金,而以断裂不全者二十笏为寄。曰:“此因胶紧所致,非深于墨不敢为献也。”子楚宝而用之,幷就眞定公库转置百笏,自谓终身享之不尽。南渡一扫无余,继访好事所藏,葢一二见也。瞻在宣和闲已自贵重,斤直五万,比其身在葢百倍矣。瞻死,壻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尢坚致,恨其卽死,流传不多也。董后有张顺,亦瞻壻,而所制不及渊,亦失瞻法。又有胡德者,瞻之外孙也。

  刘宁,眞定墨工也。与同郡张顺各尊其艺,素不相下。康倬为章使之造墨,但多以钱遗之,不问所造之多寡,故尝得佳品。宣和乙巳春,为章赴官鄚亭,将行,二人皆以墨献。张力言其墨胜刘,刘云:“无多言,得以试之耳。”取二汤壶,炽炭熬之,使沸,各投墨一笏,煮之。自巳及酉,取视之,张墨已融败拆裂,刘墨坚好如故,叩之琅然,张乃大服。刘曰:“二煤与胶皆一,所以异者万杵耳。”

  常和,隐居嵩山,墨虽晚出,颇自珍惜。胶法殊精,必得佳煤然后造,故其价与潘、陈特高,收其赢以起三清殿。其铭曰“紫霄峯造”者,岁久磨灭,眞可截纸。和子遇,不为五百年后名,而减胶售俗,正如江南徐熙作落墨花,而子崇嗣取悦俗眼,而作没骨花,以败其家法也。

  解子诚(河东人)韩伟升。已上二人墨挺极重厚,胶力不乏其精采,可与新制敌也。

  田守元,一名守眞,其墨式形制极精,而煤不甚佳,差胜小潘,然亦多沙耳。

  梅鼎、张孜、关珪(弟瑱)、曹知微、陈昱、郭遇明、梅赡、张雅、高肩。已上十人并崇宁以来京师名手,皆有声称,而精于样制。

  侍其瑛,本良家子,少年流宕京师。元丰中以笔为业,入太学,供诸生甚勤,不计其直,辄与之,率日至或二三日一至,自尔稍稍受知当世公卿、大夫,遂以笔名家。其后造墨,和剂、制样稍佳,而胶法未精,不复取重于人。

  李清,上党人,以墨著名。

  郑涓,在重和中造墨,铭曰“凝香阁”者。张达明试之,谓不媿李氏。

  薛安、薛容、少室人。容所造墨,用灶君山煤,真奇品也。

  张滋,眞定人。善和墨,色光黳,胶法精举,胜江南名手。大观初,时学士彦许、八坐光疑共荐之,于是命造墨,入大观库,是后岁岁加赐钱至三二万。政和末,蔡京罢相而后止焉。滋亦能自重,方其得声价时,皇、越二王呼滋至邸,命出墨,谓虽百金弗吝也。滋不肎曰:“滋非为利者,今墨乃朝廷之命,不敢私遗人。”二王乃匄于上,诏各赐王十斤。然滋所造,实超古今。其墨积大观库,毋虑数万斤。世有“宣和睿制”者,葢滋所作也。

  张浩,唐州人,居桐柏山,其墨精致,胶法甚奇,吴顺图二母岁造至百斤,遂压京都之作者矣。

  王惟清、丁眞一。已上二人隐居吴郡,皆能制墨,尤为米元章所赏识。

  高庆和,歙人也。大观闲,叶少蕴令庆和造墨,取煤于黄山,不复计直,葢以松渍漆并烧。又尝馆三韩,使人得其贡墨,碎之,参以三之一。旣成,潘、张之徒皆不及,同时有汪通、高景修,皆起灶作煤制墨,为世业。

  潘衡,金华人。苏子瞻云衡初来儋耳起灶作墨,得烟丰而墨不甚精,因教其远突宽笼,得烟几减半,而墨乃弥黑,其文曰“海南松煤东坡法墨”,皆精者也。常当防墨工盗用印,使得墨者疑。衡此墨出灰池中,未五日而色如此,日久胶定,当不减李廷珪、张遇也。子瞻自儋耳归至广州,舟败,亾墨四箧,平生所宝皆尽,仅于诸子处得李墨一丸,潘谷墨两丸。自是至毗陵,捐馆舍所用,皆此三墨也。叶少蕴云,宣和初,有潘衡者,卖墨江西,自言尝为东坡造墨,海上得其秘法,故人争趋之。余因问东坡之子过,求其法,过大笑曰:“先人安得有法在儋耳!衡适来见,因使之别室为煤,夜遗火,几焚庐。翌日,煨烬中得煤数两而无胶法,取牛皮胶以意和之,不能为挺,磊磈仅如指者数十,公亦绝倒。衡因谢去,葢自别得法,借东坡以行也。”天下事名实相蒙类如此,东坡乃以善墨闻耶。衡今在钱唐,竟以东坡故,售墨价数倍于前。然衡墨自佳,亦由墨以得名,尤用功可与九华朱觐上下也。有女居庐陵,传其业。孙秉彝,墨铭为“金华潘衡嫡孙秉彝”者是也。

  潘昱,善造墨。范至能谓二王府帖是昱墨所摹拓。友按黄鲁直云:元佑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刻法帖墨百本,分遗宫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余而不甚黟黑,又多木横裂文,士大夫不能别也。至能号称博洽,而昱之名不同。疑传闻之误耳。

  沈珪,嘉禾人。初因贩缯往来黄山,有教之为墨者,以意用胶,一出便有声称。后又出意取古松煤,杂松脂、漆滓烧之,得烟极精细,名为“漆烟”。每云韦仲将法止用五两之胶,至李氏渡江,始用对胶,而秘不传,为可恨。一日与张处厚于居彦实家造墨,而出灰池失于早,墨皆断裂,彦实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弃,遂蒸浸以出故胶,再以新胶和之。墨成,其坚如石珪,因悟对胶法。每视烟料而煎胶,胶成和煤,无一滴多寡也,故其墨铭云“沈珪对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此最佳者也。其为人有信义,庚子寇乱,何子楚避地嘉禾,连墙而居,日为子楚言胶法,幷观其手制,虽得其大槩,至微妙处虽其子晏亦不能传也。珪年七十余终,晏先卒,其法遂绝。时有张孜墨,校珪漆烟而胜者。珪曰:“非此敌也”。乃取箧中先减胶一丸与孜墨并,而孜墨反出其下远甚。子楚叩之云:“廷珪对胶,于百年外方见胜妙。”葢虽精烟,胶多则色为胶所蔽,逮年远胶力渐退,而墨色始见耳。若孜墨急于目前之售,故用胶不多而烟黑不昧,若岁久胶尽,则脱然无光,如土炭耳。孜墨用宜西北,若入二浙,一遇梅润,则败矣。滕令嘏监嘉禾酒时,延致珪甚厚,令尽其艺,旣成,取小圆磨试,忽失所在。后二年,浚池得之,其坚致如故。令嘏庄敏公之子所蓄古墨至多而有鉴裁,谓珪曰:“幸多自爱,虽二李不能远过也。”大观间,刘无言取苏浩然制铭,令沈珪作数百丸以遗好事,及当朝贵人所藏,未必皆浩然手制。然珪作墨,亦非近世墨工可及,实可乱眞也。叶少蕴每劝人多蓄珪墨,珪死后,方知其可贵也。

  僧仲球,融州人,世传李氏胶法,在都峤山中为朱仪伯(一作相)作墨,铭曰“学易堂”者是也。
 
卷下

  ◎宋

  戴彦衡,新安人。绍兴闲复古供御墨,葢彦衡所造自禁中降出,双角龙文,或云米友仁侍郎所画也。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彦衡力持不可,曰“松当用黄山所产,此平地松,岂可用?”人重其有守。《新安志》云:彦衡自绍兴八年以荐作复古殿等墨,其初降双脊龙样是米元辉所画,继作圭璧及戏虎样。时议欲就禁苑为窑,稍取九里松为之,彦衡以松生道傍平地,不可用。其后衢池工载他山松往造。亦竟不成。彦衡尝出贡余一圭示米公,米公以为少有其比。

  蒲大韶,阆中人,得墨法于黄鲁直,所制精甚,东南士大夫喜用之。尝有中贵人持以进御,高宗方留意翰墨,视题字曰“锦屏蒲舜美”,问何人,中贵人答曰:“蜀墨工蒲大韶之字也”。卽掷墨于地曰:“一墨工而敢妄作名字,可罪也!”遂不复内。自是印识卽书姓名云。大韶死,子知微传其法,与同郡史威皆著名。夔帅韩球令造数千(一作十)斤,愆期不能就,遣人逮之,舟覆江中,二工皆死。所售者皆其族人及役作窃大韶以自贵云。何子楚云:近世所用蒲大韶墨,葢油烟墨也。后见绩仲永言绍兴初,同中贵郑几仁抚谕吴少师玠于仙人关回,舟自涪陵来。大韶儒服手刺,就船来谒,因问油烟墨何得如是之坚久也,大韶云亦半以松烟和之,不尔则不得经久也。又周昭礼云:大韶,涪州乐温人,壻文子安;梁杲,渠州人,皆世业此。梁胶法精而值直贵,蒲麄而损梁直太半,出蜀者利其廉,携以来者皆蒲墨也。虽均名川墨,而工制异。外有幸(一误韦)打垕,又居蒲下,其家无人。杲有子思、温,绍其业。

  蒲序,字中庠,隐居涪陵,作墨名世,不为外饰。其法用鹿胶和剂,极清有光晕,然着湿气,辄皴起,漆之则不复畏湿。曾见序墨一笏于大梁张君锡家,面铭曰“荆璞”,幕曰“黄耳金铉”,下云“墨隐”。蒲序制或云在廷珪前。序,宋渡江时尚存其后,有蒲云、蒲彦辉(一作晖)、蒲庭(一作廷)璋,皆其族人也。

  郭彬,不知何许人,米元晖尝命其制墨,铭曰“山斋”。

  王湍,以善墨名,尝为叶少蕴言物性相制,固有不可知者。今或急于磨墨而沫起,殆缠笔不可作字,但取耳中塞一粟许投之,不过一再磨,卽不复见。少蕴试之,果然。

  赵令衿,字表之,宋宗室,封安定郡王,子子觉。嗣子觉,字彦先,幼俊敏有文,世受墨法,手自制,铭曰“雪斋”,为世所贵,得之者价比金玉。彦先有子十四人,仕皆通显,惟伯鹿传其胶法最精,铭曰“超然清芬如在”,“超然”,表之自称也。世言李氏对胶之妙,彦先以为非特坚钝难磨,且终不能黑。其法用煤六分,胶四分,始为中度,但取烟,贵轻杵,和贵匀熟耳。煎胶以麋鹿角为上,驴胶次之,阿井胶又次之,至其要诀,又非人所能知也。

  吴滋,新安人。滋家世藏汪彦章帖云:吴滋作墨,新有能声。绍兴庚申,于新安郡斋授以对胶法,试之当见其佳。孝宗在东宫,以滋所造甚佳,例外犒缗钱二万。其法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故滓不留砚。李司农若虚云:“新安出墨旧矣,唯李超父子擅名。近日墨工尤多,士大夫独称吴滋,使精意为之,不求厚利,骎骎及前人矣。”滋领其言云。

  何南翔,遂宁人,以墨知名。张魏公留守建康,日以书至蜀,取南翔所制墨。王晦叔为铭,其面曰“立言追圣学,筹笔活苍生。”

  胡景纯,潭州人,专取桐油烧烟,名曰“桐华烟”。其制甚坚薄,不为外饰以眩俗眼。大者不过数寸,小者圜,如钱大,每磨砚闲,其光可鉴。画工宝之,以点目,瞳子如点漆。李彦颖云:长沙多墨工,唯胡氏墨千金獭髓者最着。州之大街之西安业坊有烟墨上、下巷,永丰坊有烟墨上巷。今有郑子仪自谓得胡氏法。俊臣俗名为“胡院子”;世英、友直、国瑞、沛然、文中,皆景纯子孙,俱世其业。

  叶谷,永嘉人,作油烟墨,与潭州胡景纯相上下,而胶不及。

  李世英,绍兴中在吴秦王益府治墨。一日,王为世英进墨入内,率一圭重十两,高宗见其墨挺厚大难执,遂不御而还之。其铭为“藂桂堂李世英造”者特佳。子克恭。

  华邦宪,孝宗朝供御造墨。其一面曰“选德殿制,淳熙癸卯臣华邦宪造”,幕有特龙如画。

  侯璋(汲人)、石宪(长沙人)、萧凤、彭云、彭绍、张楠(泸人)、姚孟明、李英才(庐陵人)、杜大椿、张楚材、朱鼎臣、陈中正。已上十二人咸精其艺。淳熙以来,士大夫喜用其墨,视前代为无媿矣。

  叶世英,闽中人。周子充《玉堂杂记》云:丁酉十一月壬寅,内直宣名至清华阁,旣退,中使传旨赐世英墨五团。世英,御前墨工也。弟世杰。

  郭忠厚,以墨名家,忠厚。子玘,玘子喜,忠厚。墨至今尚有射气,其面为双脊龙文,幕曰“嘉定己卯臣郭忠厚造”。会稽王宣子家藏玘墨一挺,铭曰“复古殿制、端平乙未臣郭玘造。”

  胡智,新安人。李司农云智得李氏墨法。其聓陈琦,守妇翁之法,不求速售,故世少知者。司农寓居新安,物色其人,使之造墨,犹有昔人典型。

  杨振,字声伯,长兴人。武举得官,蓄古器最富,多精品,故所制不下赵彦先。

  朱知常,铭曰“朱知常墨”,不下蒲史。

  黄元功、詹从之、诸葛武仲、周达先、樊宗亮。已上五人并居太末,传赵彦先墨法,颇异常品。

  刘忠恕,吴中人,家有墨一挺,形制甚大,止曰“刘忠恕”三字。纹理剥落,试之色泽如新。

  刘文通子士先,端平闲供御墨工。

  叶茂实,太末人,善制墨。周公瑾言其先君明叔佐郡日,尝令茂实造软帐,烟尤轻远。其法用暖合羃之,以纸帐约高八九尺,其下用盌贮油,炷灯烟直至顶。其胶法甚奇,内紫矿、秦皮、木贼草、当归、脑子之类,皆治胶之药。葢胶不治则滞而不清,故其墨虽经久或色差淡,而无胶滞之患。

  杨伯起者,以墨称。其言取烟欲浮而轻,胶欲老而澄,均调揉治,不失其齐量,然后墨成。虽然,是直其麄耳,至若心解神悟,超然法度之外,吾亦不能评也。

  俞林,善庆殿供御墨工,顷在淮南见墨一笏,幕作云龙文,面曰“俞林丘攽共制香墨”。攽,不知何人。

  李果、徐禧、戴溶、谢东、黄表之、潘士衡、潘士龙、杨逢辰(庐陵人)、叶子震、柴德言、周朝式、张公明、张永清、朱仲益、林杲(字东卿)、舒泰之、舒天瑞、陈伯升(天台)、陈道眞、郑宣、方文龙、项应珍、范厚叔、翁寿卿、王大用、翁彦卿、周伯起。已上二十七人并宋末名手,如舒泰之、翁彦卿皆尝供御造墨,其形制少精而多麄,殊不逮前人。岂一物之微,亦与世高下。葢松烟之法久绝,故刘叶之徒专尚油烟,宐简版不宐纸也。

  ◎高丽

  高丽贡墨,猛州为上,顺州次之。旧作大挺,不善合胶,脃软不光。后稍得胶法,作小挺,差胜。然其烟极轻细,往时潘谷尝取高丽墨,再杵入胶,遂为绝等。其墨有曰“平虏城进贡”者,有曰“顺州贡墨”,或曰“猛州贡墨”。率长挺而坚薄如革版,其色泽,则顺不逮猛也。李公择曾惠苏子瞻墨半枚,其印文曰“张力刚”,岂墨匠姓名耶?云得之高丽使者。魏道辅云新罗墨有蝇饮其汁,绳立死,不知何毒之如是也,后常戒人合药勿用新罗墨。日本亦有墨,遍肌印文,如柿蒂形。

  ◎契丹

  陆子履奉使契丹日得墨,铭曰“阳岩鎭造”者,其国精品也。滕子济亦有墨一大笏,为龙凤之文,面曰“鎭库万年不毁”。

  ◎西域

  西域僧为苏太简言彼国无砚笔,但有好墨,中国不及,云是鶏足山古松为之。太简常获贝叶,上有梵字数百,墨倍光泽。会秋霖,为窗雨湿,因而揩之,字终不灭。

  ◎金国

  刘法,字彦矩,常山人,善博物。自制墨数品,铭曰“栖神岩造”者,佳品也。杨邦基为画《墨史图》,一曰入山,二曰起灶,三曰采松,四曰发火,五曰取煤,六曰烹胶,七曰和剂,八曰成造,九曰入灰治刷,十曰磨试。彦矩云初无入山、磨试二事,而成造、入灰、出灰、治刷本四事,杨合为二,复增入山、磨试,总成十图云。

  杨文秀,字伯达,本江左人,在金之季,以善墨闻。其法不用松炬,而用镫煤。子彬得其遗法,以授耶律楚材,楚材授其子铸,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

  ◎杂记

  《说文》云:墨,书墨也。从黑从土。墨者,烟煤所成,土之类也。

  《释名》曰:墨者,晦也。言似物晦黑也。

  《汉书》: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汉中官令主御笔墨。

  《东宫故事》: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

  《东汉观记》曰:和熹邓后卽位,万国贡献悉禁绝,惟岁时供纸墨而己。

  扬雄,诏令尚书,赐笔墨,观书石室。

  汲太子妻《与夫书》曰:幷致上书墨十螺。

  《魏官仪》云:尚书郎缺,试诸郎,故孝廉能文案者先试一日,宿召会都,坐给笔墨以奏。

  陆士龙《遗兄士衡书》云:三上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不?今送二螺。

  《大业拾遗记》:宫人以蛾绿画睂,疑亦石墨之类。近世无复此物,沈存中括帅鄜延,界内有石油,然之烟甚浓,其煤可为墨,黑光如漆,松烟不及,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晋令治书令史掌威仪禁令,领受写书缣帛、笔墨。

  陶侃献晋帝笺纸三千枚,墨二十丸,皆极精妙。

  《墨薮》云:凡书先取墨,必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之上强如石者妙。

  南朝以墨为螺、为量、为丸、为枚,陆士龙《与兄书》:送墨二螺,梁《科律》:御墨一量十二丸。

  《汉官仪》:令仆丞赐墨一枚。

  欧阳通每书,其墨必古松之烟,末以射香,方可下笔。

  唐元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卽呼“万岁”,曰:“臣乃墨精墨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墨分赐掌文之官。

  卢杞与冯盛相遇于道,各携一囊。杞发盛囊,有墨一枚,杞大笑。盛曰:“天峯煤和针鱼脑入金溪子,手中录《离骚》古本,比公日提绫纹刺三百,为名利奴,顾当孰胜?”已而搜杞囊,果是三百刺。

  许芝有妙墨八厨。巢贼乱,瘗于善和里第。事平取之,墨已不见,惟石莲匣存。

  老成相《墨经》曰:墨文如履皮,磨之油晕者,一两可染三万笔。又云墨染纸三年,字不能错闇者,上。凡墨日日用之,一岁纔减半寸者,万金不换。

  《文房宝饰》曰:养墨以豹皮囊,贵乎远湿。

  徐鼎臣兄弟工翰染饰书具,尝出一月团墨,曰“此价直三万钱”,江左士人好事无及之者。

  世言蜀中冷金笺最难为笔,非也。惟此纸难为墨。苏子瞻尝以此纸试墨,惟李廷珪乃黑。

  今之小学者将书,必先安神养气,存想字形在眼前,然后以左手磨墨,墨调手稳方书,则不失体也。又云“研墨如病”,葢重其调匀而不泥也。又云“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葢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氷云“用则旋研,无令停久,久则尘埃相污,胶力隳亾,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

  沈存中云南方暑雨时,墨恶蒸溽,可置煴阁中。其法不用,切切以梓木匣贮之。梅月微令近火,但要如人体温,不必太热,岁久胶性干透,渐自不蒸。善墨虽蒸不坏,不善者虽焙亦蒸,全在制作,不问蒸也。

  《墨经》云:凡墨,击之以辨其声。醇烟之墨,其声清响;杂烟之墨,其声重滞。若研之以辨其声,细墨之声腻,麄墨之声麄。麄谓之打砚,腻谓之入砚。凡研,直研为上。直研乃见眞色,不损墨。若圜研磨,则假借重势徃来,有风以助颜色,乃非墨之眞色也。沙门惠洪云:司马君实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斤,或以为言,君实曰:“吾欲子孙知吾所用此物何为也”。

  苏子瞻有佳墨七十丸,而犹求觅不已。石昌言蓄李廷珪墨,不许人磨。或曰:“子不磨墨,墨将磨子。”李公择见墨辄夺,相知闲抄取殆尽。吕行甫平生好藏墨,士大夫戏之为“墨顚”,又如滕达道、苏浩然暇日晴暖,辄研墨水数合,弄笔之余,则啜饮之。

  唐彦猷清简寡欲,不以世务为意。公退一室,萧然临书试墨,以此度日。
附录

  陆友,字友仁,姑苏人也。姑苏为东南都会,富庶甲于天下,其列肆大贾皆糜衣甘食,其子弟自幼读书,稍能执笔识姓名,卽教为商贾事,以故文学日少。友仁生市廛阛阓之所,父以市布为业,独能异其所好,攻苦于学,隣里多窃笑之,虽其父亦不乐其子之习儒也。及长,益亲贤士大夫,徃来其家,邻里虽有大姓,贤士大夫不入也。于是复皆自媿,欲教其子以陆君为法。君善为歌诗,长于唐人五言律,工汉八分隶、楷,又博极羣物。时海内治平,富家巨室争以古器物相尚,凡三代以下锺鼎、铭刻,汉唐以来法书、名画,皆从陆氏鉴定眞赝,一经品题,价遂十倍。尝观光上国,奎章阁鉴书博士柯公九思一见,服其精识,而侍书学士虞公集亦善其书,遂相与言于文宗皇帝。未及任用而二公去职,君内顾无知己,乃与柯公南归吴,辟小室,仅可容膝,中庭植翠竹数竿,■树湖石,峯峦秀异。室中左右图书,集古今杂录,前列乌几,上置天禄辟邪紫凤池,金铜鎭纸,皆可爱玩。客至,出汉博山,出古龙涎,汲虎丘剑池水,煮建溪小凤团,清坐竟日。自号“砚北生”。着《砚史》、《墨史》,得卫青古玉印,幷着《印史》,翰林诸贤皆赋咏之。所为诗文,有《杞菊轩槀》。年四十八,以疾卒。

  论曰:大、小二篆,变为八分,汉世多用之,而秦隶人之书未行也。晋王右军善隶,而八分之法隐,学者罕习焉。唐所传者韩择木、蔡有邻、李潮而已。今观其书,去汉远甚。近世洛阳杨友直,蜀郡虞伯生,大梁赵子期、吴彦晖,京兆杜伯原,皆著名当代而所尚不同。君独追踪石经,欲与蔡中郎、锺太傅相上下,可谓成于艺矣。杜公尝与予书杜子美诗一章,方正严重,如通经巨儒,进止有法。君见亦为予书八分小篆歌,如昆刀切玉,不见形迹,而刚强之风,温润之质,望之俨然。今二书亾失,而两君不可复见,故论著之,以慰怀之思云尔。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墨史 - (TXT全文下载)